第一章“華人首富”李嘉誠——商界超人的絕代計謀 2.一輩子努力自修的大老板
◎自學成材的大商人
李嘉誠少年喪父,隻得中途輟學,小小年紀便靠茶樓微薄的薪水,過早地擔負起了家庭的重擔。正值年少的李嘉誠沒有在困頓下沉淪,首先他給自己定下了一個近期目標——利用工餘時間自學完成中學課程。
那時候,李嘉誠每天工作15個小時以上,回家後還要就著油燈苦讀到深夜,有時經常忘了時間,以至於想到要睡覺時,已到了上班的時間。生活的艱辛使李嘉誠的意誌逐漸堅強了起來,尤其在學知識方麵,他更是有著頗強的毅力。他咬緊牙關,堅持做到學習、工作兩不誤。
隨著時間的推移,李嘉誠求知的欲望越來越強烈。然而,問題很快出現了,他沒有錢買教材。從小心性高傲的李嘉誠不願受人施舍,更不願欠下人情,所以不想向別人借書。但是,李嘉誠工資微薄,不僅要維持全家人的生活,而且還要保證弟弟、妹妹的學費,根本沒有多餘的錢買書看。後來,他發現大多數中學生將用過的教材當垃圾扔掉,而有些頗有心計的學生卻將舊教材出賣換錢。
於是,李嘉誠考慮:既然有人收購舊書,就會有專做舊書生意的書店。他開始注意留心觀察,結果證實了自己的推斷是正確的。就這樣,李嘉誠到折舊書店廉價買些舊教材,一次隻買一兩種;學完之後,又拿到折舊書店去賣,然後再用賣舊書的錢買回“新”的舊書。通過這種方法,李嘉誠不僅學到了知識,又省了錢,顯露出過人的才智。
以後,李嘉誠始終沒有放棄學習的機會。當然,他的學習範圍很廣,不僅包括書本知識,還包括做人做事的學問,以及經商的大道理。談到自己的成功,李嘉誠總是強調自己“努力自修”的功夫,這是確鑿的事實。
許多大商人、大老板,都是白手起家,他們往往小學畢業,沒念過什麼書。李嘉誠也屬於這種情況,不同的是他勤奮好學,完全憑借自修學到了書本上的知識。生活帶給了李嘉誠不幸,但是他把不幸變成自我奮鬥的鼓勵,反而獲取了奮進的人生。
◎企業家必須有相當豐富的知識資產
一般的商人,有錢了就花天酒地。與他們不同,李嘉誠沒有沉迷於聲色犬馬,無論工作多忙,身體多累,他都堅持自修功課。臨睡前,靠在床頭,一邊舒展疲憊的身體,一邊翻閱雜誌。他購買和訂閱了大量經濟類雜誌,並從中獲取了大量知識和信息。
當年,李嘉城通過雜誌上一條消息,意識到隻要了解雜誌上刊登的這家意大利公司的塑膠產品,就能從中獲得歐洲市場的消費信息。就這樣,李嘉誠找到了突破口,很快讓長江塑膠廠走在了競爭者的前列。
李嘉誠認為,人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企業家要比別人更努力地學習,掌握更多知識,才有勝算的把握。直到今天,李嘉誠仍然堅持不懈地學習,仍然堅持從中英文報刊上吸收各種知識。
有一次,長江實業的一位高級職員曾經將一篇有關李氏王國的翻譯文章送給李嘉誠看,李嘉誠一看立即便說:“這不就是《經濟學家》裏麵的那篇文章嗎?”原來,李嘉誠早已看過原文。
在李嘉誠看來,今天的商業環境與以往不可同日而語。尤其是在經濟全球化、信息網絡化的時代,人們麵臨著越來越多的競爭對手,企業家如果對市場環境、商業資源知之甚少,就無法實現發展目標。不學習,不掌握更多知識,做不到足夠專業,自然難以走向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