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滅六國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率領強大的秦軍自燕國南下,滅掉了戰國七雄中的最後一個強國齊,結束了烽煙四起、分裂割據的戰國亂世,實現了全國的統一。秦王嬴政稱皇帝,建立起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封建專製的中央集權國家,成為中國曆史上真正意義的始皇帝。
戰國後期,各諸侯國為了爭奪土地和人民,相互侵伐,戰爭不斷。經濟遭破壞,生靈遭塗炭,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民眾希望統一。隨著戰國時期經濟的發展,各地間經濟交流的願望和要求越來越強烈,而當時各國間度量衡不統一,貨幣不統一,關卡林立,捐稅繁多,給經濟交流帶來極大不便,經濟的發展要求統一,統一已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因商鞅變法而日益強大的秦就擔起了這個曆史的重任。
公元前246年,莊襄王死,年僅13歲的嬴政繼位為秦王。但當時的國政大權為相國呂不韋所把持,嬴政許多事情受到他的限製。隨著秦王嬴政年齡的長大,他對呂不韋的專權也日益不滿,於是,二者的爭議也日益激烈。公元前238年,22歲的秦王嬴政舉行了加冕典禮,開始親政,他首先鎮壓了嫪毐集團的政變,接著以呂不韋與政變有關為借口,罷其相國之職,令其遷蜀,迫使呂不韋無奈自殺。至此,秦國大權真正掌握在嬴政手中,這就為他指揮消滅六國的統一戰爭創造了絕對必要的條件。
從秦王嬴政十七年滅韓開始,秦王嬴政開始了他正式的統一六國的戰爭。
秦王嬴政十七年,嬴政派大將內史騰率兵攻打韓國,俘虜韓王安。至此,韓國雖已滅亡,但韓國貴族的反抗並沒有停止,韓王安被遷於岐山,前226年曾發動叛亂,不久被鎮壓下去,這才徹底解決了韓的問題。
第二個滅的是趙國。在當時的六國中,趙國是很強大的一個。先是廉頗,後為李牧、龐煖,都是善於用兵的大將,秦國幾次興兵伐趙,都未曾討得多少便宜。前229年,秦將王翦、楊端和分別率兵向趙進攻。趙將李牧、司馬尚堅持抵抗達一年之久。後來,趙王寵臣郭開接受賄賂,向趙王誣告李牧、司馬尚。李牧在大敵當前的形勢下拒絕交出兵權,趙王便派人暗地裏逮捕李牧並處死,同時殺掉司馬尚,李牧一死,秦軍如入無人之境,3個月後,王翦大破趙軍,俘趙王遷。時年十月,秦軍進入邯鄲,趙亡。
滅趙以後,秦兵臨易水,就下令攻打燕國。燕國太子丹帶領兵馬出去迎戰,哪裏是秦軍的對手,被秦軍打敗。燕王喜和太子丹隻好逃到遼東。秦王政不肯罷休,非要抓住太子丹不可。燕王喜被逼無奈,隻得殺了太子丹,向秦王政謝罪求和。
公元前225年,秦國滅了魏國,接著又準備出兵攻打楚國。後王翦滅了楚國。這樣,秦國兼並了韓、魏、楚、燕、趙五國,隻剩下一個齊國了。
齊國國王建一向不敢得罪秦國,死心塌地地聽秦國的話,他以為這樣秦國就不會進攻齊國了。等到五國一一被秦國吞並,他才清醒過來,連忙派兵去守西邊的邊界,可是已經太遲了。
公元前221年,王翦之子王賁率領幾十萬秦軍攻打齊國,齊國根本就沒有抵抗的能力。沒有幾天的功夫,秦軍就占領了臨淄,齊王建投降了。
秦國在不到十年的時間把六國吞並,結束了長期諸侯割據的局麵,建立了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這就是秦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