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晉商精英人物 郭台銘(1 / 1)

附錄:晉商精英人物 郭台銘

郭台銘,祖籍山西晉城,台灣鴻海集團董事長,台灣首富。2002年全球福布斯富豪榜,郭台銘以23億美元身家排198位。

山西人自古擅長經商,這一點在他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郭台銘出生於1950年,是家中老大。由於家境貧寒,1966年郭台銘進入台灣“中國海事專科學校”學習,靠半工半讀完成學業。服完兵役後,郭台銘在複興航運公司當業務員。1973年2月,郭台銘出資10萬元新台幣,與朋友在台北縣創立了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生產塑料產品。不過一年時間,因經營不善,原股東逐一退出,企業成了郭台銘的全資公司。

郭台銘不願輕言放棄,他看到黑白電視機開始在台灣興起,於是著手生產電視機旋鈕。1977年,掘到人生第一桶金的郭台銘並未買房置地,而是從日本購買模具設備,建立了模具廠。事實證明,此舉極有遠見。當20世紀80年代電腦工業起飛時,鴻海以成熟的模具技術迅速進入連接器領域。1982年,他把公司更名為“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鴻海集團的營業額首次突破100億元新台幣,1999年突破500億,2001年達到近1500億。2002年,郭台銘被美國《商業周刊》評為“亞洲之星”。鴻海已連續3年成為台灣第一大民營製造企業,同時它也是全球最大的電腦配件生產商。據統計,全世界每5台電腦就有一台在使用鴻海的產品。

位於深圳的富士康集團是鴻海在大陸的公司,早在七八年前,就名排外商投資的第六位。2001年富士康出口額達24億美元,占深圳當年出口總值的62%,在“中國出口200強”排名中高居第二,而與他並肩的是東方國際、中國石化、普天信息、摩托羅拉(中國)這些大名鼎鼎的公司。郭台銘雖然對自己及鴻海不事張揚,卻總愛張揚“山西”二字:“我是山西人,未來世界是3C(山西的諧音),3C就是電腦Computer、通訊Communication、消費性數碼電子Consumer-electronics。”

郭台銘稱鴻海是“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設備、一流客戶”,他要做的首先是選客戶。為了達成目標,他曾經在美國自己開車,住12美元一天的汽車旅館,跑了美國52州中的32個,跟世界大廠商做生意。自進入個人電腦領域,鴻海的客戶就鎖定了IBM、英特爾、康柏、戴爾等國際一流大廠。為了拿到康柏公司的訂單,郭台銘索性在康柏總部旁投資建了一個成型機廠,康柏隻要有新設計,當天就能看到模型,最終獲得了康柏的長期訂單。為鞏固與這些大廠商的關係,郭台銘堅持不做自己的品牌,隻做零件供應商。可以說,正是這些大廠的訂單成就了鴻海今天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