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晉商精英人物 孔祥熙(1 / 1)

附錄:晉商精英人物 孔祥熙

孔樣熙(1880~1967),字庸之,號子淵,太穀程家村人。《民國人物列傳》稱:孔氏“清乾嘉間已成太穀名門望族,孔裔七十二代憲仁,創誌成信,長侄慶麟,另設義盛源票號,經營金銀買賣、彙兌,兼辦蘇廣雜貨,在北京創辦誌一堂標局……並設會通盛專辦存放款業務,後設會通遠從事彙兌,設廣茂興於廣州。此外原有北京義合昌、奉天源泉博及自他人手中購買的太穀三晉源,在各地有分部,遠如庫倫、迪化,乃至安南西貢。義合昌在日本有支店,獨家經營中日彙兌。慶麟五子三女。其中三個兒子承父業,老三繁慈主持太穀義盛源和三晉源,生獨子祥熙。”

孔祥熙的父親孔繁慈曾在太穀城鄉不少地方當過家庭塾師,後來加入基督教,又到教會小學任國文教師。孔繁慈年輕時抽過大煙,把祖產家業抽光了,這也是幼年孔祥熙家窮困潦倒、生計困難的原因。

1901年秋,孔祥熙赴美,考入耶魯大學,主修理化,後來又修社會學。1905年進入本校研究生院,獲理化碩士學位。1907年孔祥熙回到北京,那時正值清政府重用留學生。但他婉辭了郵政部、北洋大學等的聘請,決心回太穀辦學,創辦了太穀第一所中學銘賢學堂。

1912年,孔從生活中觀察到煤油已成為居民夜間燃燈照明的必需品,經營煤油定有大利可圖,於是夥同五叔孔繁杏設立祥記公司,向英商亞細亞火油公司交付一筆為數可觀的保證金,從而取得了在山西全省經銷亞細亞殼牌火油的總代理權。這一獨家經營,每年給孔家帶來可觀的利潤,使孔祥熙成為買辦商人。

“二次革命”失敗後國內政治形勢惡化,孔祥熙由於喪偶後心情不佳,於是答應耶魯校友、當時擔任中華基督教青年全國協會總幹事王正廷的邀約,東渡日本擔任東京中華留日基督教青年會總幹事。孔在東京除了負責青年會的活動外,還為中華革命黨人籌募經費,並幫助孫中山處理文書函電。那時,宋靄齡是孫中山的英文秘書,孔宋接觸較多,彼此了解感情日增。1914年春孔祥熙和宋靄齡在橫濱結婚。

1915年孔祥熙回國,利用歐戰國外需要軍工原料的商機,把陽泉的鐵砂運往天津出口,在天津創辦了“祥記”和“裕華”公司。1926年,國內政界發生劇烈變動,孔祥熙認為“做大官”的時機來臨。他從美國回到廣州被任命為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廣東分會委員和廣東省財政廳長兼後方財政事務。由於在蔣介石與宋美齡的婚姻上,孔祥熙和宋靄齡在說服宋氏父母上有功,孔氏家族從而通過蔣介石獲得了極高的政治地位,為家族財富增值取得了可靠保證。1927年,孔祥熙做了南京政府工商部長,繼又選為“國府委員”,從此,官運、財運十分亨通。1933年孔祥熙任行政院副院長兼財政部長,兼中央銀行總裁。

孔家在借公營私、亦官亦商、因利乘便的情況下,成為中國豪門首富。孔家利用所掌握的權力,謀取私利,大發國難財。據說抗戰初期宋靄齡在套取外彙的投機中,就“撈了800萬英鎊”。

1949年後蔣介石集團退居台灣,曾聘孔祥熙為“資政”。1967年8月16日因心髒病在紐約去世。

Tip:移动端、PC端使用同一网址,自动适应,极致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