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培養孩子堅忍不拔的意誌
可以說,猶太人是世界上最具堅忍不拔精神的民族,如果沒有這種頑強不屈、堅持不懈的精神,他們絕不可能經曆2000多年的流散和摧殘而重新站立在世人麵前。
在猶太人的意識裏,永遠充滿了痛苦的觀念和深深的憂患,他們一生都是用這樣的思維來看待和思考問題的。當新生兒生下來的時候,大家不是為他的降臨而高興,而是為他哭泣。猶太人的箴言是這樣解釋的:“孩子出生時我們覺得高興,有人去世時我們感到悲傷,其實應該反過來才對。因為孩子出生時不知今後命運如何,人死之時一切功業已蓋棺論定。”
基於這樣的解釋,猶太的先知們將人的一生分為6個階段:1歲時是國王——家人圍繞著他,像扶持國王一樣扶持他,把他關心得無微不至;兩歲時是頭小豬——喜歡在泥巴裏麵玩耍;18歲的時候是小羊——無憂無慮地歡笑、跳躍;結婚時是驢子——背負著家庭的重擔,低頭緩行;中年時是狗——為了養家糊口,不得不搖尾乞憐,乞求他人的善行;老邁時是猴——行為和孩童無異,然而再沒有人去關心他了。
既然這樣,也就不必懼怕痛苦和人生的種種煩惱了,相反,卻是人生的痛苦和煩惱越多越好,《塔木德》說:“有l0個煩惱比僅有1個煩惱好得多。”因為有10個煩惱的人不會再懼怕煩惱,而擁有1個煩惱的人會覺得整天都很煩惱。
人生是痛苦的,人生的大部分時間要經受痛苦,沒有經曆過痛苦的人生是不存在的。人在這個世界上就是為了人生的某個目標而痛苦、努力地生活的,直到人死了,人生任務算完成了,痛苦的努力才算結束。這個苦難和痛苦的觀念充滿了猶太人的一生,他們經曆了最慘絕人寰的屠殺,經曆了處處被驅逐、壓迫的遭遇;他們走到哪裏,欺淩和侮辱就跟隨他們到哪裏;他們四處流浪、衣食沒有著落,也不知道哪裏可以容身。
經曆了這一切之後,他們已經不怕任何苦難了,再大的苦難和坎坷也絲毫不能難倒他們。因此,隻要環境相對穩定下來,他們千百年的忍耐與頑強就像火山一樣爆發出來,做出了讓世人稱羨的成就。
可以說,堅忍不拔是一個人出人頭地的重要條件,是一個有理想、有誌向的人必須具備的品質。作為父母,應該培養孩子在苦難和坎坷中堅持不懈、頑強拚搏的精神,讓他們成為一個堅忍不拔的人。隻有這樣,將來孩子才能夠經受住人生的風風雨雨,並在彩虹的映照下走向光輝燦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