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承擔責任——忠於人生的考驗 步驟四:讓孩子在家務勞動中體會到責任(2 / 2)

家務勞動的真正數目以及完成每一項家務所需要的時間,應該適合孩子的年齡,要留給孩子充足的自由時間。如果事情太多,要想全部而圓滿地做好就成了一件非常困難的事,當然太少也不合適,因為不會對孩子造成什麼有益的影響。這張時間表就是孩子的一份責任,每當看到這張表,每當按照表上的規定做事時,孩子就有一種自己正在履行自己的責任的感覺。長此以往,孩子的責任感就會越來越強。

第二,為孩子安排一些為家庭服務的任務。

除了“把自己的房間打掃幹淨”之類為自己服務的責任外,這個工作時間表還應該包括一些為家庭服務的任務,比如洗碟子、在花園裏拔草、取報紙、帶小狗外出散步等。在指定為家庭服務的家務時,要注意征求孩子的意見,每次都要讓孩子做一些他自己願意做的工作。在做這些事情時,孩子的方式可能與我們的不同,父母不應為此指責孩子,隻要他們能夠做好,應該放手讓他們自己去完成。

如果孩子想做某件被認為超出他能力的事,父母可以把這件事拆成幾部分,讓孩子完成其中的一部分。當孩子已經可以全部完成這項工作的時候,也可以把拆開的幾部分合起來。這時候父母會驚奇地發現,隻要給孩子合適的機會,孩子會表現得非常能幹。

第三,與孩子一起做家務。

父母同孩子一起做家務,能夠加強彼此間的感情,建立親子間更加牢固的情感紐帶。不過在這一過程中父母一定要記住,我們的任務不僅僅是完成這些家務,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因此一定要有耐心。如果在給了孩子足夠的嚐試機會後他們仍然無法解決某些問題,父母可以暫時結束這一切,或者試著讓孩子做些其他的家務,否則會讓孩子有一種“責任難負”的膽怯心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父母應該為孩子選擇一些他能夠做的家務,讓他們形成這樣的意識:負責並不是一件困難的、痛苦的事情。

第四,盡量讓孩子自己完成。

在孩子做家務的過程中如果出現錯誤,父母不要急著糾正,而是讓孩子看看他的疏忽導致的後果。如果他忘記了擺桌子,就一直等他把這項工作做完後再進餐;如果他沒有扔垃圾袋,就讓垃圾一直待在地板上,直到他把它們收起來為止。因為這是他的任務,他必須自己負責。以上這些方法可以靈活運用,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脾氣,設計一些有針對性的方法,逐步讓孩子學會認真完成自己應負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