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向前走了幾步,怔怔地望著鏡子裏的自己,用手模著長滿胡須的臉孔,看著自己頹廢的神色和迷茫的雙眼,他不由自主地抽噎起來。
第二天,保羅又來見牧師,他幾乎是換了一個人,步伐輕快有力,雙目堅定有神,他說:“我終於知道我應該怎麼做了,是你讓我重新認識了自己,把真正的我指點給我了,我已經找了一份不錯的工作,我相信,這是我成功的起點。”
愛默生說:“千萬不要絕望,即使絕望了,在絕望中仍要繼續做下去。”
首先,你要做到,無論遇到什麼樣的打擊都不要陷入絕望之中。當然,很少有人能做到這一點,那麼退而求其次:在絕望之中不要放棄努力,或者幹脆利用絕望之下的拚搏排除心中的絕望情緒。
其實這並不難,因為生存的理想要求你必須“做下去”,你什麼都可以拒絕,但你不能拒絕生存。
生命因理想而變得富有意義和生機。
沒有理想的生命,無異於行屍走肉。
理想是跨越絕望重圍的唯一跳板。
英國史學家卡萊爾費盡心血,經過多年的努力,總算完成法國大革命史的全部文稿,他將這本巨著的原件送給他的朋友米爾閱讀,請米爾批評指教。
隔了幾天,米爾臉色蒼白,渾身發抖地跑來,他向卡萊爾報告一個悲慘的消息。原來法國大革命史的原稿,除了少數幾張散頁外,已經全被他家裏的女傭當作廢紙,丟入火爐化為灰燼了。
卡萊爾非常失望,因為他嘔心瀝血所撰寫的這部法國大革命史隻有一份原件,當初他每寫完一章,隨手就把原來的筆記撕成粉碎,所以沒有留下來任何記錄。這就是說,他的全部心血已經化為灰燼了。
第二天,卡萊爾重振精神,又買了一大疊稿紙。他後來說:這一切就像我把筆記簿拿給小學老師批改時,老師對我說:“不行!孩子,你一定要寫得更好些!”
所以我們現在讀到的《法國大革命史》,是卡萊爾重新寫過的。
我們要感謝那女傭人,因為卡萊爾的重寫稿注定要比第一稿好的多。另外,她給我們製造了一個傳奇神話,讓我們領略了一個意誌頑強的人,是怎樣在痛苦的絕望之中毅然決然地“從頭開始”。
那不是幾天,幾個月可以完成的工作,而是艱苦漫長的“多年”時間。
消滅病毒的惟一方法是“以毒攻毒。”
排除絕望的方法也隻有一條:在絕望之中奮起努力。
四、自製引領你走向成功
自製,有時顯得很殘酷,它不允許半點同情的成分摻雜進來,否則,必將前功盡棄。
一個自製力低下的人,永遠與成功無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