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命借助挫折而不斷強大 43.逆境自救是唯一的真理
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不同的上帝。因為你心目中的上帝,是隨你所願而創造出來的。
在你乞求上帝幫助的時候,實際是借助這樣一種信仰的形式,獲得一種力量。很多時候,你所求的上帝不過是你自己。在艱難時刻,隻有你才可以救你自己。
人不能沒有信仰。因為沒有信仰的人,就失去了力量的源泉。
信仰不一定是宗教。更多的,卻是宗教之外的信仰。我們把它簡化成日常用語即:成功、理想、目標等。
當你有了人生的目標後,你就產生了一種信仰,就會用畢生的精力去為實現這個目標而努力。
當你遭受到巨大挫折,跌入走投無路的境地時,你的信仰就會及時現身,不遺餘力地拯救你。
因為他不是別人,就是你自己。
人在陷入困境後,往往是一無所有,甚至連一個肯幫你的人都沒有。這時候的你,除了生命尚存在之外,僅剩下的隻有一條信念:隻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依賴和乞求都是沒用的。人類的動物本能決定了人都是自私的,這種自私表現在很少有人會去為另一個人去做出更大的犧牲。同時這種自私也造就了個體的自救能力:隻要是自己的事,隻要是關係到自己的生死存亡的時候,人就會拚死一搏,奮起自救。
別人也許會在危難時刻幫助你,但是你不能把別人的幫助當作是你獲救的唯一希望,因為你可能會失望。關鍵時刻,你必須依靠自己。
如果你總在指望別人全力以赴拯救你,就會使你失去自救的機遇,同時也會抵消自救的力量。人隻有確保自己是安全的,才能夠向別人表現自己的同情心,如果自顧尚且不暇,自然就沒有更多的餘力去兼顧他人。在這樣的時刻,你不能夠怪別人拋下你不顧,一去不回頭。
逆境中自己拯救自己,才是真理。
保羅的工廠宣告破產了,他喪失了所有的財產,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窮光蛋,隻好四處流浪,像乞丐一樣生活著。他無法麵對殘酷的現實,心裏沮喪透了,他想自殺。
一天,他要去見牧師。“也許這是最後的一線希望了!”他這樣想,在牧師麵前他流著淚,將自己如何破產、如何流浪的生活給牧師細說了一遍,誠懇地請求牧師給予指點,幫助他東山再起。
牧師望著他,沉默了一會兒說:“我對你的遭遇深表同情,也希望我能對你有所幫助,但事實上,我也沒有能力幫助你。我不過是個牧師啊!”
保羅的希望像泡沫一樣全部破碎了。他臉色蒼白,不停地自語道:“難道我真地沒有出路了嗎?”
牧師考慮了一下說:“雖然我沒辦法幫助你,但我可以介紹你去見一個人,他可以協助你東山再起。”
“這個人會是誰呢?他真地有神奇的力量讓我重振雄風嗎?”保羅滿腹狐疑。
牧師帶領保羅來到一麵大鏡子前,然後用手指著鏡子中的保羅說:“在這個世界上,隻有這個人能夠使你東山再起,你必須首先認識這個人,然後才能下決心如何做。在此之前,你不過是一個沒有任何價值的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