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活著應該時刻快樂 快樂不需要理由(1 / 1)

第五章活著應該時刻快樂 快樂不需要理由

一群年輕人到處尋找快樂,卻遇到許多煩惱、憂愁和痛苦。

他們向蘇格拉底請教,快樂到底在哪裏?

蘇格拉底說:“你們還是先幫我造一條船吧!”

這幫年輕人暫時把尋找快樂的事放到一邊,找來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鋸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樹,挖空樹心,造出了一條獨木船。

獨木船下水了,他們把蘇格拉底請上船,一邊合力蕩槳,一邊齊聲唱起歌來。蘇格拉底問:“孩子們,你們快樂嗎?”

他們齊聲回答:“快樂極了!”

蘇格拉底道:“快樂就是這樣,它往往在你為著一個明確的目的忙得無暇顧及其他的時候突然來訪。”

什麼叫快樂?男人說快樂就是三五知己聚在一起,大碗大碗地喝喝酒,大塊大塊地吃吃肉,大聲地說說幽默,再打幾個哈哈;女人說快樂就是知心的姐妹在一起,逛逛正在打折的商場,說說三姑六婆的趣事,再在路上走著的時候被人叫了一聲妹妹仔。這就是快樂。

或者有人認為,在女人的心目中男人那些快樂簡直是庸俗,而在男人心中女人那些快樂簡直是莫名其妙。

可見,快樂是因人而異的。這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快樂,也沒有絕對的不快樂。當然,有一點肯定的就是,快樂必定是自己去創造的。它不是別人可以送給你,也不是用錢可以買得來,是靠自己用心地熱愛生活,珍惜生命而體驗出來的。如果是要倚賴別人給予的話,那就是你的悲哀了。

曾經看過一本書,說一個天生快樂的孩子與一個天生不快樂的孩子截然不同的生活態度。天生快樂的孩子看見自己的臥室中有一堆馬糞,馬上跑到爸爸的麵前興奮地說:“爸爸,爸爸,太好了,我臥室裏有馬糞,附近一定有小馬,我們去騎吧!”天生不快樂的孩子看見自己的臥室中有一堆新玩具,卻哭喪著臉,沒有絲毫的快樂可言。爸爸問他為什麼會不開心,他說:“這麼多漂亮的玩具,我擔心被別人偷走。”

可見,快樂與不快樂是取決於你的生活態度的。樂觀主義就是遇到困難也會以樂觀的生活態度待之,從而事事都快樂;悲觀主義就是事事如意也會無中生有地想些困難出來,從而總是不快樂。這就是快樂與不快樂的本質區別。

事實上,每一件事物都有它不同的一麵,眼睛所及之下,並非是事物的全部。大部分情況下,你要尋求什麼,你的眼睛就會見到什麼。正如心情沮喪的時候,絕對不會看到陽光明媚;心境愉快的時候,噪雜聲也變成是熱鬧的象征。這正是因為每一個人的處世態度不同,所以導致有人快樂,有人不快樂。

看見別人蹦蹦跳跳很快樂的樣子,請你不要去羨慕別人,因為你自己本身也可以這樣。想想大家麵對的是同樣的世界,同樣的社會,同一片藍天下,就算是世界末日也不是單單你一個人去麵對,別人可以快樂,你為什麼不可以呢?

從自己做起吧!改變內在的心態,任何一件小事都以快樂的心態去待之,必會事事快樂。

心靈小貼士:

同樣一個甜甜圈,在樂觀者的眼中因為是甜甜圈,覺得可口,從而快樂;在悲觀者的眼中因為它中間缺了一個洞,覺得遺憾,從而不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