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遺忘是療傷的良藥 不為失敗哭泣(1 / 1)

第二章遺忘是療傷的良藥 不為失敗哭泣

人生的坎坷是必然的,但隻要你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去麵對,你的人生就必定是一個輝煌、燦爛的人生,而挫折隻是這一切的開始。

任何一個人走向成功的道路,都不會是完全筆直的,都要走些彎路,為成功付出代價。這代價就是失敗。

成功者都會遭遇失敗,但他們之所以是成功者,就在於他們失敗之後,不是為失敗哭泣流淚,而是從失敗中總結出教訓,並從失敗中站起來,發奮上進,於是,成功就接踵而來。可失敗者則不然,他們失敗之後,不是積極地從失敗中總結教訓,而是一蹶不振,始終生活在失敗的陰影裏。他們可能也會“總結”,但他們的總結隻限於曾經失敗的事情:“我當初要是不那麼做就好了”、“開始我要是如何做就不會失敗了”……“要是”、“如果”之類的詞是失敗者口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自怨自艾、懊惱不已、後悔不迭,這些他們都會做。他們唯一不會做的就是既然已經失敗,那就從頭再來。對於這些人,“失敗”連交學費都算不上,因為交了學費總能學點東西回來,他們卻兩手空空。

人不怕失敗,因為人人都可能失敗。失敗了,總結教訓,從頭再來,你總會有成功的那一天。如果你隻是一味地自責、懊惱,活在失敗的陰影裏,實際上於事無補。

所以,西方有句諺語說:不要為打翻了的牛奶而哭泣。

生活中的事情的確是這樣的,牛奶已經打翻了,再悲傷的哭泣也無濟於事。但如果因為今天既然打翻了的這盤牛奶,我們以後再不打翻牛奶,不再犯類似的錯誤,即使打翻一盤牛奶也是值得的。

美國生理學家謝靈頓,年輕時曾是街頭惡少,人們稱他“壞種”。開始,他並不以為恥,毫無悔過之心。可是有一次,他向一位他深深愛慕的女孩求婚,那女孩說:“我寧願投河淹死,也絕不嫁給你!”

謝靈頓因此無地自容,羞愧萬分,從此幡然悔悟。他發誓:將要以輝煌的成就出現在人們麵前。於是他懷抱發憤的誌向,悄悄離開了那位姑娘,也徹底埋葬了舊我。由於他刻苦鑽研,在中樞神經係統生理學方麵碩果累累,先後在英國多所名牌大學任教授,1932年獲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

謝靈頓的確打翻過牛奶,犯過錯誤,他肯定也自責、懊惱,但他沒有將自己的一生都用於自責和懊惱上,而是用行動證明了自己:這次,我絕不會再打翻牛奶!所以,人生的坎坷是必然的,但隻要你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去麵對,你的人生就必定是一個輝煌、燦爛的,而挫折隻是這一切的開始。

心靈小貼士:

一般聰明的人決不會坐在失敗那裏為自己的損失而悲傷,卻很有可能辦一件事去彌補這種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