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遺忘是療傷的良藥 不為已失去而煩惱(1 / 1)

第二章遺忘是療傷的良藥 不為已失去而煩惱

一個人坐在輪船的甲板上看報紙,突然一陣大風把他新買的帽子刮落大海中,隻見他用手摸了一下頭,看看正在飄落的帽子,又繼續看起報紙來。另一個人大惑不解:“先生,你的帽子被刮入大海了!”“知道了,謝謝!”他仍然繼續讀報。“那帽子估計值幾十美元呢!”“是的,我正在考慮怎樣省錢再買一頂呢!帽子丟了,我很心疼,可它還能回來嗎?”說完那人又繼續看起報紙。的確,失去的已經失去,既然已經無法挽回又何必為之大驚小怪或耿耿於懷呢?

一個老人在高速行駛的火車上不小心把剛買的新鞋從窗口掉下了一隻,周圍的人備感惋惜。不料那老人又立即把第二隻鞋也從窗口扔了下去,這更讓人大吃一驚。“是這樣!”老人解釋道,“這一隻鞋無論多麼昂貴,對我而言都已經沒有用了。如果有誰能撿到一雙鞋子,說不定還能穿呢!”

顯然,老人已經有了價值判斷:與其抱殘守缺,不如果斷放棄。有時事物的價值不在於誰占有,而是在於如何占有。

許多人都有過丟失某種重要或心愛之物的經曆。比如不小心丟失了剛發的工資,最喜愛的自行車被盜了,相處了好幾年的戀人拂袖而去了等等,這些大都會在我們的心理上投下陰影,有時甚至因此而備受折磨。究其原因,就是我們沒有調整心態去麵對失去,沒有從心理上承認失去,隻沉湎於已不存在的東西,而沒有想到去創造新的東西。人們安慰丟東西的人時常會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其實事實正是如此,與其為失去的自行車懊悔,不如考慮怎樣才能再買一輛新的;與其對戀人向你“拜拜”而痛不欲生,不如振作起來,重新開始,去贏得新的愛情……

有兩個朋友曾結伴出門旅遊,在即將返回的時候他們發現錢包不見了。其中一個人把自己去過的地方尋了個遍,詢問了許多人,還到派出所報了案,結果一無所獲。而另一個朋友在發現丟了錢包之後,不是一味地懊悔,而是積極想辦法,考慮如何才能掙到回家的路費。他走進一家飯店,向老板講明了自己的情況後,用給飯店洗菜的辦法為自己和同行的朋友掙得回家的路費。直到現在,一提起這件事他也總是說:“旅遊的時間那麼短,有趣的事那麼多,為了丟失錢包而一直煩惱下去很不值得。”人生有許多事情要做,為什麼要為一時的失去而一直傷心呢?

每個人都有過失去,但對其所持的心態卻不同。有的人總是向別人反複表明他失去的東西有多麼好,有多麼的珍貴,這是很沒必要的。但是有些人卻表現不同,比如,他們在失去了原有的工作之後,不是一味地傷感,而是主動尋找新的工作;他們相信,失去並不意味著失敗,失去後還可以重新擁有,而這才是成功者應具備的心態。

普希金的抒情詩《如果生命欺騙了你》最後有兩句話是:“一切都如煙雲,一切都會消失;讓失去的變得可愛”。顯然,有時失去不是憂傷,而是一種美麗;失去不一定是損失,也可能是奉獻。隻要我們有著積極進取的心態,失去也會變得可愛!

心靈小貼士:

失去並不意味著失敗,失去也並不意味著從此你變得一無所有。在生活中,失去永遠是一種曆練,一種暫時的迷茫,而失去後我們還可以重新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