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歲月之河:譜寫人生的樂章 什麼是愛
經常有比我更年輕的朋友問我:什麼是愛?一直思考到現在,我終於有了自己的理解。
我考上大學那一年,帶走了家裏全部的積蓄——五十塊錢,帶走了最好的被褥。
出發的前一天晚上,全家人都不願意去睡。大哥無言地看著我,大姐還在趕織著紅毛褲——那鮮紅的毛線,一直是她的心愛之物,要到出嫁時才織了穿。現在,這紅毛褲已經歸屬於我,大姐希望我一生平安。
臨睡前,母親把角角分分都收集起來,塞進我的衣袋裏,說:“路上零用。”父親很忙,但堅持親自送我到西安火車站。分手的時候,對我囑咐再三:“在家靠父母,出外靠組織,切記,切記。”
那時候,我對這一切並沒太在意,感覺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多年以後,我才越來越不安。那點點滴滴,不正是愛嗎?愛像空氣一樣,我們賴以生存,卻忘記了它的存在。
我讀過一篇報道,忍不住流下淚來。一位正值花季的少女遭到強暴後被推下懸崖,造成下身癱瘓,大小便失禁。這飛來的慘禍使她感受到了什麼是父母親情的愛:為了給她治病,父母、姐姐變賣了家產;全家人早晚茶水泡饃,從牙縫摳出錢來,給她買雞、買魚補養身子;母親形影不離,與她為伴,一天到晚不知為她翻多少次身、洗多少回床單、褲子。
這無私的愛,豈是親情兩個字能完全替代的?她曾一度想用死來減輕全家人的負擔,可是後來,她明白了隻有好好的活著,才是對愛的回報。我但願天下人都走運,然而隻有不幸的人才能領會什麼是真正的愛。
1996年,英國有對深深相愛的老人相繼離開人間。他們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相愛的。當時,一個在前線服役,一個在後方寫書。
由於戰爭的殘酷,使年輕的戰士患上了恐懼症。若不是一本名叫樁炮火中如何保持心靈平衡》的書挽救了他,他很可能變成可恥的逃兵。他從書中獲取了力量,並深深地愛上了這本書的女作者。他去了一封信,而且很快得到了回音。
直到戰爭勝利的前夜,他們已不知通了多少回信,信成了他們相愛的天使。就要見麵了,已晉升為中校的男青年來到預先約定的倫敦地鐵一號出口處,期待著胸佩英國國花——紅玫瑰的美人出現。
那一刻太激動人心了。他已被告知,如果他失望,可以不上前去相認。一個美人和他擦肩而過,但胸前沒有佩帶那朵愛情的象征物,他雖然怦然心動,但仍在尋找紅色的玫瑰。目標出現了!
他確實失望了——佩帶紅玫瑰的竟然是位殘疾姑娘。法西斯的炸彈摧毀了她花朵一樣的容顏。但經過戰爭洗禮的他沒有猶豫,而是勇敢地向“紅玫瑰”走去……後來真相大白,佩帶紅玫瑰的姑娘隻是個替身,真正的紅顏知己就是和他擦肩而過的那一位,她的確美得像天使。
有情人終成眷屬,而且畢生矢誌不渝。無論愛情有多少種,發自內心的愛才是最珍貴的。
我有位朋友的孩子去田野玩耍,發現了一隻綠色的病鳥,他用小手將病鳥捧回家,要求父母救活它。精心的飼養和耐心的護理使小鳥恢複了活力。
和孩子一樣愛鳥的父母特意買回了漂亮的鳥籠,不想年幼的孩子卻說:“爸媽,我想放了它!”父母幾乎異口同聲地說:“好吧,放了它。”鳥兒飛向了天空,孩子也像鳥兒一樣去玩了。這個故事並不驚心動魄,但有誰能說這不是愛呢?
忽然想起了那一年夏天,和朋友去遊太白山。在煙騰霧罩的太白山上,長滿了嬌豔無比的風仙花。一位采藥老人棲息在洞穴裏,洞口風仙花簇擁,美不勝收。我們看見老人進出的時候用長滿老繭的手分開花枝,揀空兒放下腳去,小心翼翼,一絲不苟。擁有這種心腸的人,擁有著怎樣的愛呢?用不著猜。(佚名)
生命感悟
愛,讓我們的世界變的溫暖,愛,讓我們的生活充滿激情;愛,讓我們的心中有了理解;愛,讓我們對人生深有感悟。
在我們的一生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無數的愛。愛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它隻能用心去體會,用心去感悟,用行動去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