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慣了安逸奢華的生活,我們常會忘記樂趣是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和金錢就可得到的。
在這個過度消費的時代裏,不停地大肆采購,已經成了追求樂趣的手段。然而,購物樂趣的生命周期也不斷地縮減,很可能剛結完帳,它已消失無蹤;回到家裏,剛到手的東西連包裝都未拆,就進了儲藏室。
更令人費解的是,單純的消費行為也漸漸無法滿足消費者的心,取而代之的是追求高價商品。在這種消費模式底下,隱藏著一種扭曲過的價值觀,那就是:高價位等於高品質;消費得起高價位商品,就等於高人一等。簡單來說,就是:滿足了虛榮心就是快樂。
然而,真是如此嗎?
快樂之後殘留的惆悵,就像繁華都市狂歡後遺留的滿地垃圾,令人不忍目睹。狂歡是暫時的,但整理垃圾,可得耗費不少氣力。
不管是窮是富,我相信你都曾體驗過花費不多的歡愉。還記得那年蕭瑟的秋天嗎?和熱戀情人坐在公園裏共享粉紅色的棉花糖,直到今天每一想起,都還會不由自主地摸摸臉頰,仿佛那滿臉的糖絲還留在那兒。
你能說,那感覺不美嗎?
也許隻要花點錢買個冰淇淋,或是品嚐個甜滋滋的巧克力,都可以帶給你無比的喜悅。雖然可能會讓你發胖而心裏不安,但卻一點也不犯法,不是嗎?
如果生命裏曾有過這麼美好的回憶,為什麼不繼續製造下去?而非得要讓世俗的價值觀控製了你呢?
生命原本就有時序的。隻因為這不是你學習彈鋼琴的好時機,並不代表你永遠都學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