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3?避免孩子貪吃的習慣(1 / 1)

十一、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3避免孩子貪吃的習慣

如今超重兒越來越多了,究其原因是父母覺得孩子胖點好。許多家長頭腦中存在著這樣的觀念:小孩子越能吃越好。誰要誇他們的孩子胖,他們高興之餘還說自己的孩子不算胖,說誰誰家孩子更胖。對這些父母而言,孩子“胖”就等於“壯”,“壯”就等於“健康”和“長得好”。因此,隻要孩子能吃下去,他們就不分時段拚命地喂。孩子吃得越多,他們就越高興。

孩子真的是“吃得越多越好”嗎?卡爾·威特卻不這樣認為。他指出,胃過於疲勞會使大腦的功能減弱,所以貪吃會使人蠢笨。這一觀點卡爾時常講給孩子和周圍的人們聽。其實,曆史上很多偉人都非常注意這一點,特別是那些積極用腦的大思想家和哲人們更是如此。

貪吃並非是孩子的天性,而是由家長不科學的喂養造成的。家長給孩子創造了太多“吃的機會”。

卡爾·威特講了這樣一個事例:

哥羅德是卡爾家一帶有名的小胖子。據說他的食量很大,在他很小的時候,他的飯量就與大人的飯量等同。每天除了正常的用餐外,還要不停地吃很多零食。

卡爾曾經問過他的父母,這孩子怎麼從小就長得那麼胖呢。

哥羅德的父親告訴卡爾,因為他們夫妻老年得子,所以加倍地疼愛他。特別是哥羅德的母親,更是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掌上明珠。

他們給孩子吃最好的東西,穿最好的衣服,可以說對孩子百依百順,萬般遷就。隻要是自己兒子想吃的東西,他們都要絞盡腦汁地給他弄到。

哥羅德的父母都是體形較瘦的人,他們對孩子長得如此之胖也感到有些不愉快。但他們隻是從孩子的外形上看問題,隻是覺得孩子長得太胖有些難看罷了。他們並沒有考慮到肥胖已經成為孩子的負擔。

哥羅德由於長得胖,被同伴們稱做“小胖子”,他行動遲緩笨拙,幾乎無法和其他孩子一塊玩,甚至還遭到欺負。每當他受欺負後回家哭鬧時,他父母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還是讓他吃。他們以為,隻要給他吃喝好,孩子的問題解決了。

哥羅德由於太愛吃東西,以至於他看書學習時總要拿一些點心在手中。當卡爾問他的父母哥羅德的學習情況怎麼樣時。他們隻能一邊搖頭,一邊歎氣。

每當哥羅德學習不專心時,他的父母就會給他一塊糖果和點心。他們認為這樣就會使孩子專心讀書了,其實他們的做法大錯特錯。卡爾認為他們這樣做不僅幹擾了孩子的學習,而且更重要的是讓他形成了一種極壞的心理,他會以為隻要不學習就會有好吃的,學習好了反而不會有獎賞。

哥羅德比小卡爾大兩歲,但在學習上他與小卡爾簡直是天壤之別。

為什麼哥羅德會這樣呢?卡爾認為這完全應歸罪於他那愚蠢的父母,他們不懂得怎樣去教育孩子,他們以為孩子需要的僅僅是吃喝,根本就沒有想過要從小去培養孩子的潛能。

那麼該如何杜絕孩子貪吃的習慣呢?

(1)家長要統一思想,並認識貪吃的危害。

(2)時常同孩子講貪吃的害處。

在其他小朋友因為貪吃生病時,家長要抓住這個機會進行教育。

(3)合理安排孩子一天的飲食。

家長嚴禁孩子隨便吃零食的習慣,要固定孩子吃零食的時間,使之與吃正餐時間隔開。

(4)家長對已經養成貪吃習慣的孩子不要氣餒。

除了每天在飲食上逐漸限製孩子的進食量外,還要多陪孩子進行他們感興趣的活動,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錯誤的思想會帶來錯誤的行動,家長的錯誤觀念會導致孩子形成貪吃的習慣,而習慣變成孩子本身的一種特質之後,會給孩子的一生帶來負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