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全麵發展孩子身體、品德、才能 4?教會孩子合理利用錢(1 / 1)

十、全麵發展孩子身體、品德、才能 4教會孩子合理利用錢

給孩子壓歲錢是過年的一種習俗,因為“歲”與“祟”諧音,長輩給小孩壓歲錢,是希望把祝願和好運帶給他們,平平安安度過一歲。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壓歲錢的數額也日益增加,孩子們對壓歲錢的使用也成為了一個新話題。如何指導孩子合理運用自己的錢呢?有些家長認為那是孩子自己得到的,應該由他們自己支配;有的家長認為孩子還太小,不能支配金錢,應該有家長代管。那麼哪種辦法是正確的呢?我們不防看卡爾·威特是如何支配小卡爾的金錢的。

在小卡爾5歲時,他已積攢了對小孩來說非常可觀的一筆錢。至此,卡爾就開始指導他如何支配自己的錢。

卡爾認為,對小孩嚴格的教育,應該包括使用錢,因為花錢也是一種素質。它直接關係到一個人的發展,是人生能否幸福的一個重要因素。

卡爾把教孩子如何用錢稱做是理財教育,它是他教育小卡爾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培養孩子素質的一個組成部分。理財能力是孩子必須具有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它會直接影響到孩子未來的生活與工作。這種能力的培養應從少兒階段開始,愈早效果會愈佳,否則就會非常被動,所以,卡爾對小卡爾的理財教育,在他很小時就開始了。

卡爾指出,孩子是最容易犯錯誤的,但不是說就理當寬容。孩子小的時候沒有收入,金錢意識不是很成熟,他們對錢有著強烈的要求和欲望,但卻往往不知如何管理。這就容易導致孩子在用錢方麵出現種種錯誤,這些錯誤直接關係到他們自身的成長。

卡爾經過觀察和研究,發現孩子都有非常相似的錯誤:濫用父母的錢;先享用後付錢;隻把錢看成是單純的買東西的工具;從不積攢錢,攢的沒有花的多;花錢的背後已經有過好多次的花錢欲望;把身上的錢花個精光;花錢是一種享受;不作計劃。凡此種種,都是孩子花錢上經常容易犯的錯誤。幫他們改正錯誤,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念,是每個父母的基本責任和義務。

卡爾反對父母沒節製地向自己的孩子提供金錢,一味地無條件滿足孩子的花錢欲望,放縱孩子過分的物質欲望,他認為,這些除了助長孩子的惡習外,沒有任何好處。當他們以後要以有限的收入去應付生活時,一旦需要做出影響自己經濟境況的重要決定,就會手足無措。

卡爾在給小卡爾錢時,主要是讓他從小就去學習怎樣計劃使用自己的錢,並要他了解勞動與報酬之間的關係,進而在他的腦海中形成一種觀念。卡爾不會經常性地給孩子錢,隻有他做了好事的情況下才作為獎勵給他。

在小卡爾3歲左右就產生了獨立的自我意識,會有“我自己來”、“我會做”、“我能做”的表現欲望。這是卡爾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一點觀察所得。所以在小卡爾3歲左右卡爾就開始對他進行這一類的教育。這種教育與其他教育一樣,對孩子來講都是妥貼的,都為孩子的成長增加豐富的養料。

卡爾把理財教育看成是一種工具和手段。教育的目的並不僅僅是讓孩子學會攢錢或經商,而是要通過理財教育把他變成一個能幹的、健全的、真正的人。為加強理財教育,基礎品質的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

為此,卡爾提了以下幾點來對孩子實施理財教育:

(1)孩子要誠實。

因為這關係到他以一種什麼態度,去麵對金錢和與錢有關的事情,以及由此帶來的社會和公眾對他的評判。如果孩子做不到誠實,這將給他的以後帶來麻煩甚至釀成惡果。

(2)孩子要自尊。

卡爾時常告誡小卡爾,讓他懂得在金錢麵前保持自尊。金錢是一種最容易讓人失去自尊,而做出違背自己心願的事情的東西。但如果一個人在金錢麵前能保持自尊,不出賣自己的良心的話,金錢就會尊敬他,使他在事業上獲得更大的成功。卡爾在自己的行為上以身作則,極其注意在金錢方麵為孩子樹立自尊的榜樣。孩子通過兒時的種種經曆和對榜樣的學習,基本上就能樹立自尊。

(3)讓孩子有自身的價值觀。

一個孩子發現自身的價值後,他會感到無比的喜悅,從而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幸福感。

因此,卡爾還常告誡小卡爾,盡管我們都十分喜愛財物,但不要由此一味貪圖財物。因為財物雖可以給我們的生活提供支持,但它卻不能創造一種真正有意義的生活。

作為家長,學會支配孩子的金錢,對孩子的將來有很大益處。對孩子是否實施正確的理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孩子將來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