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瘋狂人脈:站在巨人肩膀上眺望商業獵場 7,活用“飯局經濟學”(1 / 1)

第十二章 瘋狂人脈:站在巨人肩膀上眺望商業獵場 7,活用“飯局經濟學”

老實人:做生意,偶爾請客戶吃飯時很正常的,既然非請不可,就要把麵子做足,不能吃的太差,還要照顧到客戶的喜好。

溫州人:“飯局”不是重點,吃什麼、和誰吃,也不是重點,重點在於你在飯局上能不能收獲點有用的“商業情報”。

中國是一個重人情的社會,飯局是中國人最普通的社交方式之一。溫州人大多是生意人,他們是很注重社交的,因此,飯局也就很自然的成為他們的常用社交方式了。雖然飯局社交在全國具有普遍性,但是最會利用飯局賺錢的人還是溫州商人。

溫州商人有自己的一套“飯局經濟學”, 不管是慶賀辦事成果的飯局,還是辦事談事的飯局,他們總會在飯局上留意每個人所傳遞出的信息,並對這些信息進行彙總和分析,因此他們往往能夠從飯局中獲得無限商機。

溫州人毛振闖的發展就與“飯局”有著不解之緣。

毛振闖是最早將民營企業引入生化領域的溫州商人,他和另外兩名溫籍企業家在吉林市投資創辦生化企業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毛振闖並不是生化領域的行家,他對這一商機的發現就來自於飯局上的信息。

以前毛振宇一直在貴州參與煤礦開采。很偶然的一次機會,他結識了南京工業大學的幾名教授,在與他們吃飯的過程中,毛振闖發現了一個天大的商機:將玉米進行精深加工後,不僅可以生產出乙醇,還可以由乙醇再生產出乙烯。乙烯是石油化工的基本有機原料,目前約有75%的石油化工產品是靠乙烯來生產的。

石油是個不可再生產的能源,玉米卻是可以再生產的,因此用玉米替代石油生產出市場緊缺的化工原料,肯定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精明的毛振闖決定立刻采取行動。

於是毛振闖開始了一番調查,調查後他發現吉林是我國玉米大省,資源豐富,生產卻相對過剩。於是,他立刻前往吉林進行實地考察。對市場進行了可行性分析後,毛振闖決定要在生化領域創出一片民營經濟天地。

很快,毛振闖便與南京工業大學簽訂了技術開發合同,和另外兩名溫籍企業家在吉林市投資創辦生化企業。

對飯局上的信息的超強篩選能力是溫州商人的一門絕活。在眾多的信息中他們能把自己需要的信息提煉出來,這是他們在飯局上找到商機的重要原因。財富有時就來自於一個商機,商機有時候就來自於一個小飯局上的某些話。抓住對自己有用的信息,就成功了一半。

溫州商人是很重視飯局這種中國式社交方式的,因為他們認為,飯局可進可退,是一種極好的社交方式。對於飯局他們有很獨特的見解。飯局可以向對方傳達‘自己人’的信息,親近雙方關係。如果辦不成事就吃飯喝酒,也不傷雙方的麵子,吃過飯,即使不能達成合作,也能成為朋友。因此飯局有得無失,實在是一種社交的完美方式。

做生意、布飯局,為的就是賺錢。溫州商人在飯局上也不忘講求經濟效益。所以身在飯局中的溫州人也不甘懈怠,他們在飯桌上交流經商的經驗和心得,抑或傾聽他人對賺錢、市場等的看法和分析,以便找到他們需要的信息,從而指導自己的經營。

溫州人常說,在中國幾百萬平方公裏的大地上,幾百個大大小小的城市裏,流淌著不知數以萬計還是數以十萬計、數以百萬計的信息。在網絡裏,在媒體上,在市場裏,在飯桌旁,甚至在街頭巷尾,都有對一個人有用的信息,就看他能不能抓住。

許多溫州人正是在飯桌上找到一瞬即逝的商機,賺的盆滿缽滿。他們善於在飯局上大家一起分析市場,所以他們比其他人更知道哪些錢好賺,哪些錢不好賺,哪些錢不能賺。講求飯局效益的溫州商人們竟在飯局上總結出了賺錢秘訣,他們甚至把這種賺錢的秘訣概括為:大型不如小型,重工不如輕工,用品不如食品,男人不如女人,大人不如孩子,綜合不如專業,新建不如租賃等等。

當然在對信息的處理上,溫州商人也有自己的好辦法,他們去偽存真,去粗取精。他們知道並不是所有飯局上的信息都是有價值的,關鍵是要善於發現對自己有價值的飯局信息。同時要善於分析信息,找到信息最有價值的部分,並分析信息對目標市場的影響,及時調整經營策略,為商業提供支持和引導。

溫州人在飯局上,從來是把眼睛睜得大大的,把耳朵伸得長長的,處處留心,隨時留心各種信息,嗅覺靈敏的溫州商人總能在飯局上抓住不可多得的商機。活用飯局,時刻講究效益,這樣不肯懈怠的溫州商人還有什麼理由不富呢?

瘋狂語錄:

建立外交關係不是為了表達敬意,而是為了得到方便。

——丘吉爾(英國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