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1 / 2)

張常明跟著唐不漏走到靠裏麵的一座房子前,唐不漏喊聲:“莊主在嗎?”

“進來吧,什麼事兒?唐不漏。”屋裏有人說。

張常明跟在唐不漏後麵進了屋,見屋裏一個和唐不漏差不多打扮的道士在翻看經書。

“莊主,他叫張常明,我剛收的徒弟。這是陳莊主。”唐不漏做了介紹。

張常明恭敬的問了莊主好。

陳莊主上下打量張常明,對唐不漏說:“讓你們幾個收徒弟,實在是咱們大道莊後繼無人了。雖說咱們大道莊缺人才,收徒弟也得看看資質。”

唐不漏說:“這小子從北方把吳青送回來,費了好幾天時間,說明心眼不壞。給他批過八字,也適合修道。既然來了這兒讓我遇上,不能說沒有緣分,所以我才收了他。”

陳莊主問張常明:“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做什麼的嗎?”

張常明老老實實回答:“這兒是大道莊,神仙莊,是修道治病的地方。”

陳莊主說:“不錯,這是修道的地方。治病嗎,不是咱們的目的,準確點兒說,就是以醫傳道。”

唐不漏接著莊主的話說:“莊主微言大義,這小子一時半會兒怕領會不到,以後要學的多著呐。”

陳莊主說:“多多努力學習吧。雖然咱們不講俗道那套規矩,但是拜師儀式還是要有一個,拜師收徒怎麼說也不是個小事。單費嘛,花兒是五百,你就每月一千五吧,等你道法有成的時候再調。”

拜師儀式第二天早上在一間供著大大“道”字的房子裏舉行,陳莊主、吳青、何仙姑和花兒觀禮。張常明給“道”字和唐不漏磕過頭。唐不漏對張常明講了大道莊的幾條規矩:一、服從莊主和師父的教導,愛“道”愛莊,不與同修爭鬥。二、不得浪費錢糧。出外所得都要交回大道莊,不得私藏、貪汙。三、誠心向道,修煉不懈。謹記你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在修道。四、不得參與政治活動。不能主動給人醫病。五、可以婚姻,但不可以在內莊同住。六、行事低調,保守大道莊的秘密,不得在外宣揚大道莊的事跡。

張常明聽完,心裏嘀咕:這幾條和沒有也差不多呀。

接著是表奏上天,大道莊收徒一名。奏表後,在天庭有了記錄,才算有了道籍,成為真正的道士。

唐不漏對張常明說:“外麵別處的道觀,要經過皈依、傳度、授籙的程序,要混到三年多以後才能有道籍,算是道士。咱們這兒沒那些俗套,你要誠心實意修道,今天就正式進入道門了。咱們大道莊沒有字輩譜係,你的法號就叫常明吧,不用改了,道號以後自己取吧。師父我的法名是唐全有,號天佑道人。在占卜打卦這方麵可以說是算無遺策,百不失一,人送外號不漏湯。”

張常明這才知道,原來唐不漏是綽號呀。

整個儀式用了不到二十分鍾,就進行完畢,大家哈哈一笑互道恭喜、同喜,各忙各的去了。張常明覺得這也太糊弄事兒了吧。

何仙姑沒走,衝張常明擠擠眼,小聲說:“師也拜了,師父得給點什麼,得要啊!”

唐不漏聽見,對張常明說:“禮物自然是有,回頭你上我屋裏挑去。咱們大道莊的規矩是先入門者為大,這位何仙姑雖然年紀比我小,但是比我早入門,是你師伯。”

張常明躬身一禮,剛要叫師伯。何仙姑說:“叫什麼師伯,難聽死了,跟著花兒一塊兒叫姑姑吧。給你個辟邪提神的香珠兒帶著,算是見麵禮吧。唐不漏,你那屋裏的東西還不如花兒多呢,能有什麼寶貝給徒弟?”張常明拿了香珠,謝過何仙姑。

唐不漏直說禮輕情意重,不要看重外物。張常明也說不要多貴重,隻是表示個心意。唐不漏直誇獎張常明懂事理。

拜師儀式完畢後,唐不漏把張常明領到自己屋裏,對張常明說:“雖然我們大道莊沒有那些俗道的規矩,當然了,他們也可能叫咱們俗道,其實怎麼稱呼倒不重要。你得知道道教的一些常識,有些規矩也得懂,免得外麵那些俗道笑話咱們,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唐不漏對張常明進行了一番教育,介紹了大道莊的情況。大道莊分內、外莊,內莊的人員除了張常明見過的唐不漏、吳青、何仙姑、花兒和陳莊主外,還有田大雨和金小剛外出未歸。莊主隻是大家對管理內莊事務者的尊稱,因為內莊的吳青幾人都傾心修道,覺得管理大道莊內外事務是世俗累贅,影響修道,所以陳莊主幾次想把莊主的位子轉讓,卻沒有人接手。

之所以叫大道莊,是因為在這兒修行的人,各有自己的法門,修習的法脈不同,所供奉的神仙也不同。莊主供的是三清,何仙姑供的是藥王孫思邈,田大雨供的是雷神,金小剛供的是關帝,張常明不認識吳青供的神仙,問過師傅才知道那是文始真君。張常明不知自己該修習什麼,也不知該供奉什麼像,就請陳莊主寫了個“道”字,也沒裝裱就在屋裏掛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