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鍾憑最深處的誌向(2 / 2)

這意思就是說楚國留不住人才了。

“所以先生看重了隻看能力,不問出身的秦國?”

“不錯!我與先生難道不是同一個想法麼?”

李斯有些調侃的反問了鍾憑一句。

鍾憑哈哈一笑,搖了搖頭:

“我與先生的想法不同,我並非為了名利而去,更多則是對亂世的厭倦。”

李斯驚詫,聽不懂鍾憑的意思。

鍾憑並沒有要解釋的意思,自己入秦一方麵是為了發揮所學,另一方麵也是想要完成老師鬼穀子的夙願。

師兄蘇秦、張儀二人隨老師鬼穀子學習縱橫之術,皆以為有能力遊戲與列國之間,可以得名收利,並且使得老師也與有榮焉。

其實他們都錯了,老師真正的願望是天下不興兵戈,民眾可以安心耕種生產,老師證道出世之後,心態早已翻天覆地的變化,將一切都看的很淡然。

但是鍾憑年少的時候,老師還是會在棋盤麵前沉思,不斷皺起的眉頭還是給年幼的鍾憑刻下的深刻的印象。

老師雖然已經離世,但是自己還是繼承了老師的衣缽,學習到了老師冰山上的一角,鍾憑出雲夢山的那一刻起,就想著結束這亂世。

而如今最有希望的便是秦國!

這也是鍾憑一再不願留在魏國的原因,即便是公子無忌數次禮敬請他,但是對於天下人來說,公子無忌在鍾憑心中實在是分量就不夠了。

如果曆史知道鍾憑的想法,必然會歎為觀止。

要知道戰國時期,禮法崩壞,陰謀詭計疊出,隻為達到目的,便不顧其過程的險峻,向鍾憑這般還能如此大愛之人,任誰也不相信這個時代還能存在。

但是鍾憑卻也真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

鍾憑的目的便是讓天下一統,再無兵戈!

為了達成這個目的,鍾憑當真會不擇手段,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善於治理國家的人,賞賜不亂刑法不濫。賞賜太亂恐怕賞賜到壞人;而刑罰太濫恐怕會傷及好人。這點秦國做的當真是不錯!”

鍾憑與李斯在路上的談話,不僅兩人互相印證學習到了不少,但是最為受益匪淺的當屬鷹空了。

鷹空在兩人談話中,視野急劇上升,從觀念中的俠義上升到國家層麵,這讓鷹空不禁對自己選擇的正確性大為認同!

“列國競爭,其實最重要的是人才競爭。兩位先生皆是身懷屠龍術的人,此行入秦,秦國當興呐!”

鷹空的話引來鍾憑和李斯的朗聲大笑,此行入秦還不知前路如何呢。

“先生,既然你我同時入秦,那邊是莫名中的緣分,今後你我在秦國,當珍惜這段友誼,希望你我永遠都是朋友,不會成為敵人!”

“那是必然!”

隨即三人加快速度,這句馳道上麵的約定不知能持續多久!

如果您覺得《秦術》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32/322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