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森道:“竟然還有此事,聽陳兄的意思,這顆避塵珠並不是張英傑等人尋獲的那一顆,那這顆避塵珠又是從何而來呢?”
陳正非雖然已經年屆五十了,不過聽到徐森稱之為兄,還是急忙謙遜道:“正非雖然比徐先生虛長幾歲,但是徐先生乃世外高人,正非實在不敢居長,徐先生叫我正非就好了。”說完知道徐森急於知道下文,也不賣關子,接著道:“這顆避塵珠確實不是張英傑尋獲的那顆,那顆珠子隻有黃豆大小,但徐先生可以看到,這顆避塵珠明顯大了兩圈不止。”
徐森點頭道:“我也正在奇怪。”
陳正非笑道:“不知徐先生可知道一個叫黨家村的地方?”
“被李瑞環稱為‘民居瑰寶’的村落,我又怎會沒聽說過。據聞黨家村選址合理,房屋建造深附陰陽八卦之道,且木、石、磚三雕俱全,具有很高的研究鑒賞價值。最奇特的則是,黨家村瓦屋千宇,卻片塵不染,相傳就是與一顆避塵珠有關。”
陳正非讚道:“徐先生果然博聞,避塵珠到底從何而來,又到底有多少,誰也說不清楚。但是有兩顆避塵珠曆史上則是有明確記載的,就是大唐皇室所珍藏的‘子母神珠’,子珠小如黃豆,母珠大如指尖,這所謂的子母神珠就是避塵珠。子珠在安史之亂時,被一個地方官吏意外得到並藏了起來,及至叛亂結束,原本應該將子珠送還大唐皇室的官吏忽生貪念,將子珠據為私有,直至行將歸天之時,仍不願舍棄此珠而遺命家人將此珠作為唯一的陪葬。為什麼是唯一的陪葬呢?因為私藏皇室珍寶是誅殺九族的重罪,此官吏擔心將來此珠被意外發現,會從墓中的隨葬器物甚至衣物中追查到自己,如果屆時還是李家的天下,那他的後人可就遭殃了。因此墓中除了一顆避塵珠,什麼隨葬品都沒有,甚至墓碑都是隨墓穴一起埋於地下且碑上也一個字不敢留,直至千年後才被張英傑等人掘了出來。”
“原來哄搶中失落的那顆避塵珠是子珠,也難怪當年發現那個墓室碑上無字,墓內什麼隨葬品都沒有,卻有一顆世所罕見的避塵珠,原來此中竟有這麼一番曲折。”
陳正非點頭道:“不錯,那顆丟失的避塵珠正是子珠,母珠後來則隨著唐睿宗埋在了橋陵,直至明朝時被當時最著名的摸金高手顧順川盜墓所得,再次流傳於民間。到清朝光緒年間,這顆母珠輾轉落到了慈禧手中,她嫌其貌醜,當不起寶物之名,竟然隨意賜給了當時的進士黨榮。這黨榮正是黨家村人氏,他榮歸故裏後將避塵珠置於村中文星閣的頂蓋之中,從此四方塵埃遇珠回避,才有了黨家村房屋千宇卻不染片塵的鼎鼎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