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姮假意先閉上眼,驀地他便向她沉了下來。衛姮伸出手撫摸他,男子硬朗的肩背上一團熱,有箭頭。是血吧。他必也死了,到死都不忘將她先拉上。
*
衛姮從來沒看透過這個男人。
當綺綠說折衝府都尉將軍帶著府兵,就要上門來求娶她的時候,衛姮努力回憶,自己什麼時候和齊國公府的三公子有過交道。
齊國公府三房,在盛京貴族中是沒有名字的。在那之前的幾年,因為三爺雲麾將軍李陵一場敗仗而蒙羞,之後的三房便儼然被府上屏蔽。
齊國公府三公子,如不存在於人前,並沒多吸引注意力。她努力想,才記起來,似乎在一次射箭場上,男子須女兒們係箭纓,她隨性給他遞過一方帕子。
可彼時候的衛姮風光綺麗,眼裏所見皆為各家傲俊的世子,何曾在意。印象中他的臉龐是個清逸冷俊的,發束墨玉冠,人也似墨玉沉寂。
衛家斑駁的漆門打開,那天是個驕陽當空的日子,兩行府兵抬著豐厚的聘禮進門。李琰高坐在駿馬上,身穿棗紅色戎服,腳蹬烏皮靴,英俊而魁偉,對她說:“與其嫁給武安蔣三,不如讓我娶你。”
他比她大三歲多,果然如那模糊中的印象,蒙父蔭做的府兵都尉,手下兵將多為六品以下官員子弟或白丁。輪廓精美的五官,寬肩窄腰,挺拔修長,然而目光所及之處都是冷淡,仿佛無有引人側目的光環。
衛姮覺得總是比蔣三好萬倍。
新婚夜問他說:“李琰你為何娶我?可是因為喜歡?”
李琰未答,隻說:“娶便娶了,莫非由你嫁他人。”
衛姮聽得莫名動容,李琰甚為體貼,她的被褥軟枕,她的洗漱貼身和飲食喜好,全都照顧細節周到。其實衛姮自抄家後便已收斂了,隻是被他這般嗬護,難免有些久違的嬌矜。外頭若有人欺慢她,他亦冷然出頭。
嫁過去後,孟氏這邊就閉門不見了,衛姮有時想回府探望,總被各種搪塞阻擋。所幸三房在齊國公府另開有側門,平素小院裏各自過著,她的婆母雲瑤十分歡喜她,總是“阿翹阿翹”地叫著。
李琰每日上差當職,時常宿在營中。若回來,在家便與她同吃同臥,衛姮以為本來成親後都這樣。
直到有一天,那是祖母略有好轉、備馬回鄉的日子,衛府芳娘竟沒有告知她。衛姮在街心與祖母道別,正遇到了出宮賞春的竇韻。竇韻嫁作皇子妃了,據說蕭鋃十分寵她,夫妻恩愛膠如泥,豔美地坐在馬車上。
衛姮雖然身家敗落,但也仍與竇韻李緋這二人不合,她並不打招呼,隻淡淡隨人群揖禮。而且她覺得現在自己過得也很好,她喜歡她的郎君和婆母,小家小庭,溫馨和樂。
然後李緋嗤地一聲笑:“爭來鬥去,最後太子還不是我的?三哥將她護得仔細,卻不過撿著韻姐姐的牙祭罷了,那個男人心中裝的是二皇子妃。”
仿佛晴天霹靂,如雷貫耳。衛姮很氣,一路紅著眼眶回去的,她就還學不會怎麼哭。
盛京的夏夜悶熱,營房裏一群爺兒們,光著膀子往後背倒涼水衝洗。那天李琰住營裏,剛剿滅了一群頑命莽匪,肩背掛了點小破口,在包紮。
衛姮一襲半臂梔子薄裳,盈盈大步邁進他的營帳裏,對他說:“郎君心裏有人,可曾想過和離?”
兩名兵仆正幫李琰清理著擦傷,他的脊骨硬朗清勁,莫名有一股狠烈。可都遮藏在他俊逸無波的臉龐下,叫人無有提防。
聞言微蹙眉宇,嘶了一聲:“夫人在說什麼,我們日子過得好好的?”
衛姮凝著他精雕玉鑿般的側顏,不滿意答案。原以為是個普通的都尉將軍,雖也英俊,在盛京眾多世子中並不出挑,不料他卻還有風流一麵。
衛姮說:“好嗎?你是讓我把她名字說出來?”
李琰無法,隻得解釋道:“當年給我遞過幾次情箋,後我父親敗仗,她便轉投他懷了,我對此早就無感。”
這還差不多,但竟有女子給他遞情詩,衛姮覺著陌生。又不甘道:“你既心無芥蒂,為何不要我,夫妻行-房-事莫不正常?除非你就是放不下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