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虛在這邊滔滔不絕的說著,布施和尚卻隻是一個勁的埋頭狂吃狂喝,就像是挨了半年饑餓的災民,看上去一點也沒有再聽對方的話,直到武虛停下來的時候,揮揮手示意對方繼續說下去。
武虛覺得自己就像是在跟空氣對話一樣,對方居然如此不懂禮節,在別人說話的時候也不停下進食,這又加深了惡劣的印象。
他強忍著嫌惡繼續道“按佛教的絕對‘無常’法印,這個第八識也逃脫不了刹那生滅。那麼,當它生滅時,一定就還要有一個‘更上麵的識’來承載第八識中的這些信了,否則這些信息也將隨著生滅而丟失。這其實就是種子的種子問題了,要是再按這種思路下去,問題將永遠沒完沒了,因還要有種子的種子的種子的種子……的問題,這將是個無限遞歸,永無終結的問題。佛教就是這麼滑稽可笑,把靈魂丟掉,搞出問題來了,隻好明了所謂的第八識,隻是一粒種子是很不夠的,因在明這種種子時,佛教就已不知不覺走上了永沒終結和解決之法的路途上了。”
武虛是一個專注的人,這是一個優點,當他專注在某項事情上的時候,就會忘記其他,現在他越說越流暢,完全投入其中,差不多將現在當成了一場儒士們相互進行的商經會。
“無我論與輪回的這個漏dng,至今隻是被唯識學越補越大了,推敲出個連佛都不懂的第八識來,豈不等,佛所覺悟的還不夠究竟,還要這麼多後來的佛弟子來幫他添磚加瓦?佛陀竟然沒現無我與輪回間的這個大問題,還得等後人來現,來解決,這不也是等於在嘲諷和否定佛陀嗎?但佛教的唯識學畢竟是產生了,以這種方式否定和嘲諷佛陀的結果也已成無言的事實了。可悲可笑的是,雖然冒了這麼大的風險,付了這麼大的代價,還是沒能把問題解決,反而是讓問題變得更嚴重了,也更證明了這是一個佛教永無法解決的困境和問題”
說到這裏,他揮舞了一下拳頭,如同擊倒了一座巨大的宗教巨人。
布施和尚抹了一下嘴角的油漬,拍了拍飽滿的肚皮,大咧咧的問“說完了?”
武虛眼中精芒一閃“請問大師,關於第八識的邏輯錯誤,不知該從何解釋呢?”
布施和尚打了個飽嗝,反問道“你問我,我問誰去?經義內容既然是佛祖寫的,你自己去問佛祖。”
這個回答實在大出意料,完全是不按規矩出牌啊,根本是耍賴嘛就像是儒士們在為《論語》中的一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而爭辯的時候,總不能說一句,你自己去問聖人
武虛張了張嘴,隻好說“這內容並不是佛祖提出的,而是後人弟子為了自圓其說而提出來的。”
“那你跟那些提出來的人說去,又不是我寫的,跟我扯這些做什麼?”布施和尚一身灑脫,不解釋。
“可、可這是佛法紕漏。”
“人無完人,誰規定佛法就不能有紕漏的,就算佛法有紕漏,又能怎麼樣?可以教化渡人,可以引人向善,可以予人歸宿,這樣就可以了。”
武虛怒道“佛法經義不能自圓其說,滿是漏dng,經不起推敲,如何能引人信教?無理之教,分明是邪教偽教”
布施和尚哈哈一笑“你若想通過詆毀佛法來jī怒我,那就想錯法子了,我禪宗弟子,拆佛像來燒柴也視之如等閑。若一味遵守教條,還談什麼行俠仗義?遇到惡人殺不殺,殺戒破不破?難道每殺一名惡人前都要去翻閱,查查看能不能殺嗎?隻要為天下正義問心無愧,當斷則斷,當殺則殺,不執著於是否會影響正果修為,所謂不破不立,正義,在我的心中,而不在佛經的文字裏。當下既是正果,明心見xng,立地成佛。”
布施雙手合十,也不說阿彌陀佛,而是直接道“施主,你著相了學懂了所有佛經,不代表你能成佛,反之就算你沒看過一本佛經,隻要你悟了,你就是佛。同理,領悟阿賴耶識不能讓你成佛,不領悟阿賴耶識也並非不能成佛,既然如此,阿賴耶識在邏輯上是否有問題,又有什麼可在意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