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踏入天人(2 / 2)

兩種功法相合,互補有無,生生不息,淬煉速度加快。一種金色光芒由內而外散出,無數梵文浮現在白庸體內,漸漸散出,在腦後合成一圈金色光暈,散發出大慈大悲的意念。

同時,還有一股黑色汙濁之氣被金色光芒攜帶而出,被光暈一照射就散化為虛無。這是人體內的五濁惡氣,包含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

這樣過了約莫半個時辰,突然白庸全身金光大盛,從體內飛出五朵白色蓮花,環繞周身,他一睜眼,已是大功告成。

白庸站起身,一鬆筋骨,有如雷鳴悶閃,隆隆作響。但一揮拳,威力卻沒有加強多少,隻稍勝一籌,遠不如前幾重境界突破帶來的效果。

他心知雖然自己已脫胎換骨,可實際力量並沒有增加很多,淬煉血髓的意義在於能不斷變強,不停地進化,而不是短期內的迅速提升。

“大悲白蓮功,原來如此,隻要心懷慈悲救人之念,便能將兩種功法合而為一,成為至極的武修功法。《釋迦如來經》看來真有其事,效果不差,大大節省了時間。”

打鐵需趁熱,身體既然已淬煉完畢,正式踏入武修八重境,接下來就要向天人境衝擊了。

白庸再度沉澱心神,將自己的武道之心高度凝聚起來,化為一顆金丹。他的武道之心,自然就是——俠。

大凡武修者**淬煉到極限,嚐試著將拳意凝聚為金丹時,往往都是出現若隱若現的影子。因為武道之心,或者說拳意本身是不存在,是由人的意誌所化。意誌堅定者,能夠凝出一個較為清晰的虛丹,唯有意誌如磐石者,才能凝出真假難辨的金丹。

但白庸此時所凝結的,卻是一枚包心的金丹。這枚金丹也是清晰得難以辨認真假,俠的意誌蓬勃散發,如琉璃一般純潔唯美,而透過表層,可以看到在金丹中心處,有一方棱線分明的四麵體。

丹心如琉璃,外在圓滑,內在方正。

這正是臨行前老爺子告訴他的處世之態。

整顆金丹是由俠的意誌凝聚而成,可在內部有著每一麵分別代表智、勇、仁、義的四麵體。

以俠士之心處世,以君子之風做人。

“俠之道,明是非,審治亂,處利害,決嫌疑,明同異之處,察名實之理。”

白庸每說一字,金丹就亮上一分,當他說完之時,金丹已是如太陽般正大光明。散發出的光芒透過石壁,將地麵上汙穢之氣淨化一空。

這種精度的金丹,已經是世所罕見,達到容納的極限,古往今來都少有人能做到。但白庸好像仍不滿足,再舉掌起誓:

“白君龍在此發下宏願,願人間再無不平之事,願世間再無兵燹**,願——天下再不需要俠士!”

伴隨否定自我的言語,便聽轟隆一聲響,金丹好似爆炸一般,無匹光芒向上射出,浩浩蕩蕩直衝霄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