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實驗室(1 / 2)

馬常勝的觀點,農學院裏的很多人都很支持,特別是那些多年來沒有評上副教授的千年“老講師”,還有來到學校後什麼都做不出來的博士們。

這些人真的很可憐,特別是來了2000年左右招進來的那一批碩士,有很多還是很優秀的。可當時,沒有幾個人認識到科研的重要性,把精力都主要用在了教學上。那時正值結婚生子,因此大部分任課之餘的時間都用在了家庭上。

後來,評職稱時,要求越來越多,一年一年大浪淘沙,沒有課題,沒有文章。等和自己一起入校的碩士差不多都評上副教授開始評教授的時候,才反應過來。可為時已晚,自己的碩士期間的研究實驗早已拉下,再撿起來做,研究內容也有些過時,缺少創新性。

掙紮了兩年,發現自己連發個中文核心都難。而這時,學校已經開始引進博士,和年富力強的博士相比,科研自然又差了一等,慢慢的,逐漸喪失了評副教授的機會。

萬爾稻就是這一波下來的老師,最終隻能以講師職稱退休。

第二類同意馬常勝的就是前幾年引進的,到目前還沒有評上副教授的博士們。他們大多數都想當年的碩士。沒有申請到課題,沒有幾篇好的科研論文。若是按照徐四寶的想法,這些人更缺少了實驗的機會,以後大概率會以講師退休。

他們彷佛也意識到,這是最後一次爭取的機會,如果真按照徐四寶的方案建立團隊,自己這種沒有槍,沒有子彈的人,肯定會慢慢被淘汰。因此,他們大力支持馬常勝。

第一次學院領導班子會議,經過激烈的討論,沒有確定一個合理的方案。

呂院長無耐之下,又召開了第二次會議,這次,不管怎麼樣,都要確定一個方案來。

為了充分突出為了學院未來發展的規劃,除了黨政聯席會的成員,又叫了一些教師代表。

會議一開始,呂淑敏就說:“各位老師,咱們學院以前沒有實驗室,大家沒有地方做實驗,沒有空間發展,因此,製約了我們學院的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實踐教學,因此,咱們學院在近10幾年都沒有發展。和咱們學院同一時期建院的其他兄弟學校,早已申請到了碩士點,有的博士點都拿下來了。”

呂淑敏看了一眼徐四寶,又說道:“所以,這次咱們學院的實驗室分配,一定要規劃好,這關係到咱們學院以後的發展。下麵,各位老師,都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話音剛落,馬常勝就開口了,“各位老師都在,我談一下我的看法。首先,咱們學院的學科發展緩慢,我個人認為主要是以前學院裏的老師沒有機會去做研究。因為很多老師沒有試驗台,沒有實驗儀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所以成果少。現在咱們有條件了,那麼,每個老師都有機會去做實驗。我覺得咱們把實驗室分出去,每個老師都有房間,都能做科研。”

馬常勝說完,大家都很安靜,沒有人接著講話。呂淑敏隻好請坐在馬常勝邊上的張博士發言,他是實驗室主任,對實驗室的情況最了解。

張博士咳了一下嗓子,說:“各位老師,我作為實驗室主任,先彙報一下實驗室的情況吧。咱們學院目前加上大棚裏建設的實驗室,一共有17間。這17間實驗室,有大實驗室12間,小實驗室5間,一個大實驗室的麵積,相當於2間小實驗室的大小。那麼,即使把大實驗室都隔成小實驗室,按照咱們學院的老師人數,平均分配肯定是不夠的。我隻講一下大致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