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五 十 三 章 【 秦 川 新 政 1 】(1 / 3)

第 五 十 三 章 【 秦 川 新 政 1 】

朱太子一令解散川軍,剛整編的十萬新軍進駐四川,都說強龍不壓地頭蛇,朱太子剛平定陝西就大刀闊斧朝四川砍來,這讓四川的地方勢力很是不滿,四川官員集體上書,四川巡撫王維章更是上疏要求崇禎皇帝以大局為重,川軍被撤銷,有的盡占山為王,打家劫舍,鬧得整個川中不得安寧。

乾清宮內,崇禎帝正在賣命批語奏疏,剛拿起一份四川巡撫王維章的奏疏龍顏大怒:“王維章這個四川巡撫是怎麼當的,川軍打家劫舍,四川官員難道都是一幫蠢才嗎?來人,傳朕旨意,川撫王維章即刻巡撫貴州,孫傳庭巡撫四川,延綏都禦史洪承疇巡撫陝西。”

奉天殿內,群臣三呼萬歲:“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眾愛卿平身”陝西流賊剛平定,朝廷處在一片興奮之中,崇禎帝將手中的奏疏遞給禦座旁的大內總管王承恩道:“承恩,宣讀太子所上奏疏。”

朱太子上書請辭七省兵馬總督一職奏,崇禎帝已經下旨批複,王大總管看著太子的奏疏念道:“兒臣奏請父皇明斷:陝西天災人禍不斷,自天啟以來,近十年不降甘雨,百姓缺糧少水,長此下去,難保不會有流民造反,兒臣認為當以川中之富濟三秦災民方見成效,朝庭須派一員能臣前來總督四川陝西。”

崇禎帝看著群臣一片議論紛紛:“太子真是吾大明朝當世李世民”“太子殿下英明神武,天下太平指日可待。”

“是啊,是啊,太子殿下自參政以來,朝廷可謂是一帆風順,服遼東,降倭國稱臣納貢,蕩平天下賊寇,放眼當今天下,在吾皇治下呈現出一片太平盛世。”

聽著群臣一片盛讚之詞不絕於耳,崇禎帝端坐龍椅聽著群臣歌功頌德之詞心情特別舒服:“眾愛卿說說該派誰去治理陝西,太子向朕舉薦孫傳庭,不知眾愛卿可有意見。”

戶部尚書侯恂對太子大軍平定陝西,國庫開支幾乎為零,太子軍都是自力更生,皇上根本養不起那麼多兵,江南的賦稅是增加了,可國庫裏還是空蕩蕩,現在陝西不再花錢這對侯尚書來說是天大好事。下撥賑災錢糧款到陝西那是石沉大海,陝西完全就是無底洞,朝廷的救濟根本不起作用,隻有太子殿下坐鎮陝西方能解困:“啟稟皇上:臣認為陝西有太子殿下坐鎮方可太平,僅派遣官員恐與楊鶴一般。”

周延儒早已明白皇上的聖意:“溫首輔,依本輔看來,當今天下隻有太子殿下方能治理好陝西。”

崇禎帝一看朝堂上群臣紛紛都認為隻有太子才能治好陝西:“眾愛卿言之有理,太子治國奇才,隻有太子方能治理好陝西,傳朕旨意:免去太子七省兵馬總督一職,加封秦川總督,著太子解決陝西饑民溫飽,治理好秦川。”陝西在鬧旱災呢,朝中大臣誰願來這個地方,一不小心那些流民又造反那不就去同楊鶴做好友了,還是太子震得住這些反政府武裝,能替皇上分憂。群臣將朱太子父子吹上了天,就為一個目地----還是太子在陝西才行。

秦川總督太子朱慈烺在西安頒布行政新法:

一、 自力更生 陝西巡撫衙門向東海南洋兩大集團借糧賑濟災民恢複生產,以礦稅作抵押。

二、 招商引資 允許全國各地商人到陝西開礦

三、 移民海外 配合上海移民衙門加大移民海外

四、 推廣旱物 大力提昌種植土豆、玉米、紅薯等耐旱食物,在青黃不接時,官府向農民提供農具種子

五、 考核官史 對各級官史不定期考核 ,裁減庸官酷史

三邊近三十萬官軍經朱太子整編後又大肆擴軍,維持四十萬正規軍。秦川總督衙門內,黑炭軍師宋獻策向朱太子提出緊縮財政開支收入大方針:“啟稟太子殿下,臣認為餉銀緊缺,應大勢縮減官員,可以廢府,各縣衙差全部廢除,派軍隊管理治安,如此一來,秦川兩省每年俸銀開支大概在三百萬兩左右。”

宋矮子還是第一次為自己出謀劃策,完全說到自己心裏去了:“好,就依軍師妙計,派到各縣的的軍隊改稱武警,鄭崇檢監督整修鄭國渠咋樣了。”朱太子對鄭國渠很是關心,三秦有關中平原豐收不愁饑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