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一聽太子高調上奏皇上開海,倭患才平定數十年,那可是朝廷廢了九牛二虎之力,倭寇的殘暴更是讓沿海萬民苦不堪言,以溫體仁為首的齊楚浙黨更是率先反對開海:“臣等附議,皇上萬萬不可開海。”
朱太子望著身後跪成一大片的文武百官,隻有寥寥可數的周延儒十幾名大臣還站著,周延儒也用狡黠的目光注視著太子,朱太子一看自己居然點著火藥桶了,遭到群臣反對:“好一句朝廷不與民爭利,本太子請問眾大臣,朝廷國庫空虛,遼東後金大軍虎視眈眈,誰人為父皇禦敵,靠你們嗎?前線將士打仗要糧餉,列為大臣難道要將自己的錢財捐給朝廷嗎?”
崇禎帝看著滿朝文武這會一個個都被太子一番話說得群臣啞口無言:“派兵進駐朝鮮之策可行,朝鮮王侍奉天朝忠心可嘉。蒙古林丹汗狡猾如狐,朝廷數次與後金交兵,林丹汗皆作壁上觀,想漁翁得利。”崇禎帝對於林丹汗的袖手旁觀早已失去信心聯蒙抗金,朱家的天下是從蒙古黃金家族手裏奪來的,這些蒙古人還三番四次要殺進中原光複大元[第一次:西察合台帖木爾大汗東征大明,沒到明國就掛了。當然明成祖朱棣也全國總動員對付九十萬蒙古軍。第二次:瓦刺國師也先[也稱額森]在土木堡殺二十萬明國京軍,俘英宗皇帝,結果被新登基的景帝任命於謙給打得落慌而逃。第三次:達延汗複僻蒙古帝國黃金家族對大明進行一係列邊境戰爭,還數次攻進京師地區。]朱明王朝實行過以蒙製蒙,可到後來都是引火燒身,最嚴重連皇帝都被綁架了,崇禎帝見群臣都被太子說得默不作聲起身道:“朕決定開設旅順為通商口岸,又登萊巡撫孫元化監管,對過往商船,貨物征收賦稅,以充實國庫。”
父皇準許開設旅順為通商口岸,令朱太子興奮不已,黃金家族跟自己家兩家是世仇,蒙古不行朝鮮應該是絕對支持大明駐軍保護,朝鮮國王宣祖被被日本戰國鳩雄豐臣秀吉趕得連王京漢城,西京平壤都一一丟失,最後還是大明出兵才光複朝鮮,韓國人稱‘壬辰衛國戰爭’如今的朝鮮王更是被金軍嚇得逃到江華島上的行宮,成了驚弓之鳥:“朝鮮懼怕後金,朝鮮乃吾大明藩國,朝廷大軍進駐為其守護疆土,至於增加的軍響還得朝鮮王犒勞天朝大軍。”
群臣一聽太子殿下的算盤珠打得那是霹靂啪啦響,都算計到了朝鮮王身上了,太子的伶牙利嘴讓首輔溫體仁都默不作聲,群臣集體沉默。崇禎帝聽完太子的良策大為讚賞,一來可以抗金,二來還不用朝庭出響銀為大明養軍,一臉欣喜若狂道:“太子所奏甚妙,來人傳朕旨意朝鮮王李倧,朝廷將派遣五萬新軍進駐朝鮮,五萬新軍糧餉由朝鮮王進貢。”
崇禎帝決定對後金用兵,太子奇兵製敵,孔有德叛軍倉皇潰逃,太子的軍功擺在那兒,卻見崇禎帝禦筆如行雲流水親自起草詔書,王承恩小心翼翼接過剛擬好的聖旨扯著公鴨聲大聲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日:封太子為平遼總督,出兵朝鮮、遼東,朝鮮王負責朝鮮駐軍軍響,太子即日趕往山東登州,欽此。”
“兒臣謝父皇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皇上封太子為平遼總督,太子帶兵打仗群臣就沒逼皇帝寫檢討,小朱太子軍功在那擺這呢?可這次盡是要太子統領百萬大軍同後金撕殺,群臣一下就炸開鍋了,大殿內三五成群的大臣議論紛紛,一張國字臉紅光滿麵一身大紅朝服的周延儒出奏道:“啟奏皇上,太子,國之儲君,臣等認為應多派錦衣衛保護太子安危。”
“臣等附議”崇禎帝見群臣不在橫加阻攔大感欣慰,太子替朕將這幫朝臣說得服服帖帖:“眾愛卿所言甚是,準奏。”
求點擊 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