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十 七 章 【 遼 東 風 雲 2 】
山東登州府
朱太子統帥五萬新軍出京,崇禎帝摔著朝廷文武百官出德勝門十裏相送,卻見一身黃金鎧甲小將帶著眾將士朝著崇禎帝伏地跪拜道:“兒臣定不負父皇聖命,此去遼東,定當崇禎遼東戰局,光複全遼,收複祖宗河山。”
“好好好,朕在紫禁城等候太子捷報。”崇禎帝雙手扶起太子,太子自從平定山東,早已是名動天下,各省官員上奏的奏疏更是對太子歌功頌德,堆滿自己的乾清宮,朱太子翻身上馬回頭看著父皇和文武百官,崇禎帝望著絕塵遠去的太子大軍,久久回神:“駕駕駕”
五萬大軍一到天津[明成祖取名]衛碼頭,新軍水師數百艘戰艦早已結集等待。新軍連人帶馬上了戰艦兵發山東登州,新軍上次平頂山東,隨太子出兵遼東巡視一番,對大海上的顛簸逐漸適應,剛輪換出來的兩萬新軍將士可是被海上的波濤洶湧顛簸的頭暈目眩,登州城若隱若現出現在天邊,卻見碼頭上登州巡撫孫元化摔著登州文武官員等候在碼頭上:“巡撫大人,太子大軍來了。”
孫元化因協助太子奪回登州有功,還是被朝庭繼續任命為登萊巡撫,孫元化整理好官服回頭掃視眾手下文武,新軍水師戰艦靠攏碼頭孫元化迎上來:“登萊巡撫孫元化帥登萊文武恭迎太子大軍”
朱太子走下戰艦看著登萊文武官員道:“本太子平定遼東,大軍糧草囤積登州,朝廷開設旅順通商口岸,孫大人可謂是心係天下,責任重大,旅順通商口岸征收賦稅,管理本太子都已擬好,孫巡撫以後親自處理旅順通商口岸,父皇不容許旅順失敗。”朱太子的言外之意,旅順對崇禎帝來說寄予厚望,隻許成功,不許失敗。
孫元化一聽太子要將登州作為軍糧供應地,登州早已是糜爛不堪,自元朝以來京師糧食都是由江南供應,通過漕運或海運北上大沽[天津]。太子要重整遼東戰局沒有錢糧是不行的“啟稟太子殿下,臣認為應加大從江南收購大軍糧草,由水師戰艦運送走海路北上,可也減少糧草消耗。”
已經孫元化提醒,朱太子才知道大明朝海運不發達,都是一些商船繞道山東半島,經天京進京,比漕運縮短時間,朝廷糧餉都是靠漕運,漕運費錢耗力:“孫巡撫所言甚是,傳令下去,大軍糧草從江南收購,走海上運往登州遼東。”
朱太子大軍渡海至旅順稍作休整,新軍數百戰艦浩浩蕩蕩開往皮島,皮島明軍在新軍總兵官祖寬,陳繼盛、毛承祚[毛文龍子]、劉興祚等帶著大批人馬前來相迎:“末將等恭迎太子殿下,太子千歲千歲千千歲。”
朱太子一張白皙的小臉在新軍眾將簇擁下走下戰艦,對皮島這群土匪大軍恩威並施道:“平身,本太子久聞皮島軍民奮勇殺敵,不過為反軍規時有發生,以往之事本太子不做追究,希望諸位將軍能血戰疆場,為國效力,今後若有人膽敢再犯,決不輕饒。”
皮島自從毛文龍搞走私被上司袁崇煥斬首示眾,江東軍又黃龍節製,黃龍根本就管不住這幫驕兵悍將,上次還被割了耳鼻,祖寬帶著兩萬新軍早就對皮島明軍進行大清洗,不服管製的驕兵悍將軍法伺候江東軍大部分被分化瓦解:“末將等謹遵太子旨意,不敢造次。”
“來人,發放軍餉。”朱太子親自監督軍餉發放,有錢有糧打仗更有積極性,剛編入新軍的江東軍更是對打仗積極踴躍,手下是指哪打哪,絕不含糊,堅決服從命令:“謝太子殿下”
朝鮮王京漢城[今韓國首爾]
“啟稟殿下,大明天朝皇太子親臨遼東,統帥五萬大軍駐守皮島。”朝鮮王李倧早就接到上司崇禎皇帝的聖旨:“朕聞後金皇太極為患朝鮮,特命太子統帥天軍為爾國守疆禦敵,朝鮮王負責駐軍軍餉。”
李倧一張大餅子臉,滿臉橫肉,一身寬大的蟒袍端坐在王位上,炯炯有神的目光盯著大殿中的大臣,一聽大明皇太子已經趕到皮島,大感驚訝,大明天軍這般神速:“什麼,皇太子大軍這麼神速,快傳旨讓文武百官隨孤王北上西京恭迎天朝皇太子。”有朝廷大軍駐守皮島,鴨綠江沿岸朝鮮王李倧睡得也安心,朝鮮兵馬打仗一觸即潰,前一次可是將李倧嚇得跑到江華島行宮,朝鮮出糧餉上貢天兵天將還真是肉疼啊,還不知道朝廷要駐多少大軍?
朝鮮西京平壤
朝鮮王李倧帶著群臣率七八萬大軍北上西京[平壤]親自來參見大明未來的皇帝,能跟這位以後的領導搞好關係那是再好不過了。接到朝鮮王北上平壤來見自己得奏書,一看這朝鮮在平壤就不走了。朝鮮王李倧可不敢再北上來皮島,要是金軍一下殺過鴨綠江來,天朝大軍要是忙不過來,朝鮮王就要慘了:“啟稟太子殿下,朝鮮王已率朝鮮文武北上平壤,朝鮮王已在平壤為太子殿下設置酒宴接風洗塵。”
朝鮮王不到皮島來參拜大明太子,卻要自己到平壤為自己接風洗塵,要敬一下地主之儀,朱太子且有不知朝鮮王李倧的心思,:“全軍聽令,總兵官祖寬統帥大軍沿鴨綠江布防,打探金軍動向,隨時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