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簾開,黃紗啟,百官山呼萬歲。
紂王落座,浩然毛手毛腳地把奏折堆於金案上,黃飛虎於群臣之首忙使眼色,示意浩然須一手捧著,不可放下,無奈浩然隻是不見,紂王看了心中好笑,也不理會,咳了一聲,道:“有本奏來,無本退朝。”
“臣有本奏!”座下百官隊中,諫官梅伯出列。
浩然終於把竹簡堆好,末了還滑落一卷,隻得裝作若無其事,站直麵朝百官。方看見黃飛虎連打手勢,右手平攤,左手握拳,不斷作磨墨之意,才醒悟過來,取了硯台墨棒,於桌角小心磨著。
梅伯先磕了個頭,跪伏於地,捧著笏板道:“臣聞:‘國之將興,必有祥瑞;國之將亡,必有妖孽。大王半月不朝,日日飲宴,夜夜歡娛……”
浩然一聽此言,差點把墨棒杵到紂王手上去,暗想梅伯這不是找死麼。天子好不容易才上一回早朝,你就指東說西,不來還好,一來便得挨罵,趁早說點北海軍報,運河工程才是正經。如此下去,縱無妲己傾世元囊在旁,指不定這直腸子也得被紂王吼個灰頭土臉。
然而諫官一職設來有何用?浩然實不知情,諫官自湯王在位時便代代相傳,作用與後世“禦史大夫”相似,專管天子出軌之舉,行教導之責,百官不敢說的話諫官得說,可謂激怒天子,唱黑臉的第一人。
紂王早料到坐上九間殿,第一件事便是挨梅伯罵一頓,心內已有準備,閉起雙眼,不置一詞。隻聽諫官又續道:“聞太師北伐未歸,天子荒廢朝政……”
及至梅伯念到:“後宮妖氛凝重,沉湎美色,誤國誤民”時,紂王臉上終於掛不住,待得要出言打斷,梅伯卻厲聲道“望大王痛思悔改!為時未晚!”便奏完了。
紂王睜開龍目,淡淡道:“孤這不是來了麼?哪位愛卿還有本奏?”言下竟是讓梅伯繼續跪著,比幹又出列道:“臣有本奏。”
比幹身為皇叔,上朝可不跪,隻弓腰捧笏,立於梅伯身旁。殿上唯有浩然感覺到紂王怒氣極大,心中祈道老家夥別再來掀天子逆鱗才好,所幸比幹奏的都是民生之事,紂王聽了半晌,龍顏稍緩,取過前夜所批奏折,一五一十,談了個大概。又墨筆圈點,下了幾道禦旨,分發至主持官員。浩然卻見殿下滿朝文武,目光均是集於自己身上,渾身說不出的不自在,隻得取過墨棒,借故低頭,不與百官正麵朝向。
擼來擼去,磨了滿滿一大盤墨,直要從硯台邊溢出,昨夜又沒睡足,倦意漸生,精神恍惚,忽聽比幹朗聲道“軒轅墳”三字,不由得一個抖擻,墨棒“啪”的斷為兩半,手中持著半截,另半截受力一激,帶著點點墨水橫飛出去,打在紂王臉上,留了個黑眼圈,拖出一道墨跡。
這下滿朝文武競相嘩然,幾個把持不住的,當場便撲哧笑了出聲。
死罪!這可是死罪!浩然心下哀歎一聲,自進宮後隻覺無論做什麼都是死有餘辜,隻想索性把傳國玉璽捧來囫圇吞進肚裏,拚個全屍,殿旁執事已手忙腳亂,取了絲布前來擦拭。不想紂王喝道:“慌張什麼!”隨手取過絲布三兩下揩過,接著道“軒轅墳有何物?”
不見天子怒發衝冠,實出百官意料,若換了別人造這糗事,不誅九族也得被拖出殿外亂棍打死。百官既惶又恐,皆驚歎這司墨的闖禍本事實乃爐火純青,受寵程度也是無以複加。
比幹當即借機續道:“軒轅墳中野狐成群,骸骨眾多,日久天長,恐有狐成精,老臣懇請大王派兵前去探查。”
話說軒轅墳是妲己,王貴人的老巢,比幹顯是對妲己早已心存疑惑,自狐妖進宮後,朝歌常有野狐出沒,每到月圓之夜,必有狐精循宮牆離去。黃飛虎發現此事,通報比幹,比幹又派人跟隨野狐足跡,查出軒轅墳中住了上百隻狐狸,這蹊蹺與蘇妲己決脫不了幹係,是以特意朝紂王啟奏。
紂王道:“如此便依皇叔所言,武成王帶一隊兵前去看看。”黃飛虎領了諭令,百官再無本奏,紂王道:“退朝。”於是掛著個黑眼圈,把自家冒失鬼領走了,黃飛虎領兵前去軒轅墳,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