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拜師廣寧(1 / 2)

“這娃兒是誰門下?怎麼擅自進了禁地之中,還被人拿了出來?”六人中一人說道。

其餘五人聞言,都是搖頭不知,他們都不識的方興。六子方才聽到那中年女子的喊聲,顧不得門下大比,便趕了過來,見到到方興一人,心下俱有疑惑:莫非此人是全真弟子,無意間闖入了古墓範圍?若真如此,可得好好懲戒一番。

方興抬頭望去,見說話之人身形瘦小,麵目宛似猿猴,認出是長生子劉處玄。他躬身一禮,說道:“弟子姓方名興,如今還不是全真門下,也不知那位前輩為何如此說。”

六子聞言,麵色稍霽,丘處機沉吟道:“八年前的一天夜裏,古墓中的那位道友曾經從重陽宮抱走了一個女嬰,如今已被她收為弟子。如今她將這位方小兄弟帶到此地,想來是要以此還過了!”

另五子也都想起了這件事情,紛紛點頭認同,想來就是如此。全真和古墓雖然相鄰,卻因為上輩糾葛,老死不相往來。想來若非此事,那位古墓中人定然不會出現。他們看了幾眼,已然看得出方興根基紮實、筋骨強健,正是修習武功的好苗子,想來那位古墓中人也是如此做想,故而以此還人情。

“你是哪裏人氏?父母何在?可願拜入全真?”馬鈺問道。雖然那位古墓中人將方興當做徒兒丟給了全真教,他卻不能強自收徒,還是認真詢問方興情況。

方興聽到幾人所言,大喜過望,沒想到吃了一番苦頭,還能有這機緣。他雖然被人做了人情,卻不生氣,反而心中暗喜:如此一來,這全真七子礙於身份,必然要親自收徒了,也不用費心想著如何拜師了。他從懷中取出一封書信,向前遞給馬鈺,說道:“弟子山東青州人,因逢戰亂,家破人亡,欲要出家求道。蒙玄通道長引薦,前來全真。”

馬鈺剛剛伸手接過,聞言也不打開,而是遞給了一個白須白眉、滿臉紫氣之人。這人肥胖高大,似是個官宦模樣,正是廣寧子郝大通。馬鈺知道玄通道長是郝大通門下弟子,是以讓他啟開書信。

方興早已認出這位後世華山派祖師,全真七子之中,就以郝大通最好辨認,蓋因他裝飾和馬鈺等人都大不相同——道袍雙袖都去了半截,至肘而止。方興讀後世記載的典故,知道郝大通出家前是山東寧海州的豪富,精研易理,以賣卜自遣,後來在煙霞洞拜王重陽為師。當時王重陽脫上身上衣服,撕下兩袖,將衣服賜給他穿,說道:“勿患無袖,汝當自成。”“袖”與“授”音同,意思是說,師授心法多少,尚在其次,成道與否,當在自悟。他感念師恩,自後所穿道袍都無袖子。

郝大通接過書信,啟開看畢,微微點頭,想來玄通道長在裏麵沒少說好話。他和顏悅色,向方興道:“你可願拜我為師?”

方興聞言大喜,他此次前來,目的可不就是拜入全真?如今拜入郝大通這位後世的華山派祖師門下,當然極為歡喜。他頓時跪下,拜了三拜,說道:“弟子久慕先生技藝,承蒙納入門下,願執弟子之禮!”

郝大通將他扶起,說道:“全真教三代弟子是‘誌’字輩,今後你便叫方誌興吧,過幾日再舉行儀式,正式收你入門!”說著撫須而笑,心中也是歡喜。江湖中不僅學藝極難,收徒也不容易!如今他得了一名佳弟子,心中怎能不喜?七子之中,丘處機門下最多,他門下卻是不旺。

馬鈺等五子聞言,也是向郝大通恭賀,他們雖然看得出方興資質不凡,但因他是玄通道長介紹而來,自然不會和郝大通爭奪。如此方興拜入郝大通門下,成為全真教三代弟子之事,算是就此定了下來,從此方興便是方誌興啦!

接下來方誌興又向幾位師叔、師伯叩頭行禮,然後才隨他們一起返回重陽宮。如今正是全真弟子大比之時,六子可不能離開太久。

到了演武之地,眾弟子都聚在一起,議論紛紛,他們也聽到了古墓中那位女子的喊聲,見到師父匆匆過去,也是有些驚疑,猜測是哪位弟子入了禁地?見到六人回返,郝大通手中還抓著一個小孩,更是疑惑:難道就是此人?也不值當六子如此勞師動眾吧?

六子並不向他們解釋,而是讓諸人繼續較藝。眾弟子雖然疑惑,卻也隻能埋在心底。

方誌興如今還未正式入門,更沒有學過武功,也沒參加小較,自然不用參加比試,便在台下安心觀看。他上一世也學過全真劍法,雖然沒有心訣,卻對招式極為熟悉,如今見到台上眾位道士使用,不禁暗暗點頭。這些人的武功多是二三流之間,當然不入方誌興的法眼。但考慮到這些人的年齡——普遍二三十歲,能夠達到如此境界,那就頗為了得了。而且全真心法越往後進展越快,再過二三十年,隻怕許多都會成為一流高手,全真教光是總部就有這麼多佳弟子,又有天罡北鬥陣這等神妙陣法,也怪不得成為當世第一大派!如果算上外派的弟子和依附的勢力,那可更不得了,前世的五嶽劍派加起來,估計也比不上全真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