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提到《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人教版第二冊)的人文內涵,老師們頭腦裏馬上跳出的一定會是“誠實”二字。理解到這個層麵,是否就算讀出這個文本具有個性化的人文內涵了呢·不!“誠實”二字,不過是一個泛化的概念。撒了一句小謊最後認錯了,這是“誠實”;摔破了一個花瓶,勇敢站出來承認,這也是“誠實”。“誠實”可以有各種各樣不同的表現,手捧空花盆的雄日是怎樣表現誠實的呢·那是寧可放棄做國王的繼承人,也要選擇做一個誠實的人啊!這一份選擇是多麼沉甸甸哪!為了體會這一點,我針對低年級孩子的特點,進行了分層引領。
[教學實錄]
1. 學習種花經過,理解雄日為此付出的努力
(1)認真地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看看雄日對培育花種都做了些什麼?
(2)雄日可能都做了些什麼?理解“十分用心”的意思。
(3)配樂引讀第二自然段,從種花的經過中體會雄日自始至終都沒有想過像別人那樣用不誠實的方法換來美麗的鮮花。
2. 想象雄日參選前一天的心情,體會“繼承人”對誰都有著強大的吸引力
(1)課件:日曆翻動一天天過去的情景。
(2)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地過去,離國王規定的日子越來越近了,雄日的花盆一直都是空空的,明天就是國王規定的日子了,孩子們,這時的雄日看著這空空的花盆,心情會怎樣啊?
3. 討論選擇空花盆等於選擇了什麼?感悟雄日的“誠實”
(1)今天,擺在雄日麵前的有兩種選擇,一種就是明天手捧空花盆去見國王,一種就是像這些孩子一樣另想辦法去找一盆美麗的鮮花。孩子們,雄日心裏應該十分清楚:明天隻有手捧美麗的花,才有可能成為國王的。(在黑板的鮮花上貼“繼承人”卡片。)
(2)他心裏也應該十分明白:明天,如果手捧一個空花盆去見國王(在空花盆上方打上“?”)那就等於選擇了什麼?(師生,生生交流。)
(3)小結:盡管雄日是那麼著急、傷心、難過,盡管雄日是那麼希望自己能成為國王的繼承人,可他還是選擇了空花盆。這就是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啊,他寧可選擇放棄當繼承人,也要選擇做一個誠實的人(板書:誠實)。這種誠實是多麼可貴呀!於是國王高興地宣布:你就是我的繼承人!(把“繼承人”詞卡移到空花盆的旁邊)。
(四)關注思維定勢處
思維定勢的形成具有正反兩方麵的作用。一方麵會大大提高解決同類問題的速度和能力——積極影響。另一方麵也會因固定方法的限製,而妨礙對新內容的具體分析,甚至產生錯誤——消極影響。課堂教學不僅僅應考慮思維定勢產生的正遷移作用,也應該關注由於其負遷移造成的不良影響,提前從突破定勢的角度采取積極的幹預措施。
有很大一部分錯別字就是思維定勢產生的一種負麵遷移的結果。學習了“或、成、找、戲”等字,很容易把在“式、武、試”等字上加一撇。同樣受“犬”字的影響,許多學生在寫“馱”時常常會加上一點,而預先估計到這種定勢的影響,以“大馬馱”的方式強化記憶後,就能更有效地防止這種負遷移的產生。
教學盲點不同於教學難點,它有時更具有隱蔽性;教學盲點也不同於教學重點,它更難以把握。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更應立足文本,立足生本,積極尋找、開發、挖掘有意義的教學盲點,突破盲點。這對幫助學生獲得新知,擴大視野,完善思維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