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完電影,我說:“同學們,我國古代,有一位偉大的詩人叫陸遊。他有一個妻子叫唐琬。婚後,他們魚水歡諧、情愛彌深,將功名利祿拋置於九霄雲外。陸遊的母親一心盼望兒子金榜題名,登科進仕,警告夫妻二人無果後,令陸遊休妻,拆散了這對鴛鴦。我想問同學們,他們的姻緣為何被拆散?”學生答道:“陸遊的母親太專橫了!”我說:“是啊!可是為何當初她會同意這樁婚姻呢?後來為何又非讓陸遊休妻呢?”學生說:“是因為她認為唐琬妨礙了陸遊的前途。”我說:“確實。我們也看到,陸遊在休妻後,確實中榜。我想再問一個問題:如果你是陸遊,你該如何做?”學生討論後回答我:“先努力學習,爭得功名後,保護自己的愛情!”
我總結道:“我知道,男同學最想娶的是‘同桌的你’。我也相信,同學的感情是真摯而純真的。但我懷疑,這份美好能經受得住風雨的考驗嗎?我知道,很多同學信奉‘有情飲水飽’,但我還是要說,凡是信奉這句話的男同學,都是懦夫,都是不負責任的懦夫!你們在愛情中,要能保護住你們的愛情!你憑什麼說可以給對方幸福?最後一句話:不能被保護的愛情,隻能夭折。過早的戀愛,隻能後悔。”
學生進入青春期後,男女同學相互有好感,這是正常的心理現象。但是,有些男女同學交往過密,則會對自身成長造成不良的影響,並且會對班級其他同學起到負麵作用。
如何處理中學生的“戀愛”現象,這也是讓很多班主任感到頭痛的。作者麵向全體學生,巧妙地運用《還珠格格》、《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傾城之淚》的有關愛情片段,引發學生對愛情的思考。作者還借用“陸遊和唐琬”的愛情悲劇,告訴學生,男人要有責任感,有能力來保護自己的愛情。這樣的例子,是能真正觸動學生的。
中學生有愛的權利,但是缺乏愛的能力。作者運用心理學的需要“延遲滿足”理論告訴學生,愛情需要以後去滿足,這樣也強化了學生的責任感。不過,作者自身對於愛情的理解也有局限的一麵,不是很客觀。對愛情的理解,不能過於功利化,應讓學生對此有更全麵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