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講話之講話鬥毆 當“戰火”紛飛時(2 / 2)

你看,這樣的事情,對我們21世紀文明的小主人來講,真的是沒有一丁點兒的好處,反而還遺患無窮。我們又何必要浪費自己寶貴的時間與生命呢?

【以古照今】

春秋戰國的時候,趙國有一個叫藺相如的人,他憑借自己的機智,讓趙王在澠池上免遭秦王的羞辱,從而受到趙王的信任,獲得了崇高的地位。可是,這一切卻引起了趙國的一個武將廉頗的妒忌,於是他幾次三番地尋找機會要羞辱藺相如。但是,藺相如卻一直在躲避他,不論廉頗說了多麼難聽的話,做了多少過分的事,他都裝聾作啞,當作不知道。別人都以為藺相如害怕廉頗,藺相如卻說,之所以他能忍受廉頗的挑釁,是因為他想要保衛趙國的安全,使秦國不敢來犯。

正因為這個原因,後來廉頗也負荊請罪了,趙國也避免了早早地被秦國滅掉。你看,古人早就知道了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他們為了自己的國家,可以忍受比我們多得多的挑釁,為什麼我們就不能呢?讓我們也來學學藺相如,寬容地對待向自己“挑戰”的人。

【尋心旅程】

在我們共同生活的時間裏,肯定會有笑、有哭、有甜、有苦,因為這是真實的生活。還記得我們學過的一首歌吧,我們是一家人,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因為緣分,讓我們從那麼多的人中走到了一起,成為這個大家庭的一員。所以,我們應該用心來珍惜。團結起來,用自己的寬容和理解來換得我們地久天長的相處!

當自己的班上的男生個個逞能當“英雄好漢”,並且企圖用“武力”來證明自己的實力時,班級裏就顯得“戰火”紛飛了,這嚴重影響了班級的和諧有序,需要班主任及時加以引導。

作者用“風流倜儻”的“俠客”這一輕鬆的話題引入,指出這些“俠客”並不俠義,巧妙地對男生的打架行為進行了批評。有了這個鋪墊,作者對打架的危害進行了說明。衝突和打架不利於團結,不利於發揮團隊的力量,作者把“將相和”的典故引入到講話中,讓大家認識到處理矛盾和衝突的藝術。

相比學生焚燒的紛飛“戰火”,作者還擊的“火力”似乎勢單力薄。盡管,作者講話的對象是三年級小學生,但麵對正處於“群雄奮起,逐鹿中原”的班級亂象,作者即使不把焚火者的行為上綱到違反法律法規去認識,至少也應提升到破壞校紀校規去責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