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講話之講話鬥毆 君子之爭(1 / 2)

應急講話之講話鬥毆 君子之爭

直言現時

班上張同學是一個比較愛計較的孩子,總不願意吃虧,如果其他小朋友不小心碰到了他,他一定嘴上不饒人,甚至還會動手。這不,開學才幾天,張同學又引發了一場“戰爭”。

“打架”在小學的校園裏是經常可以見到的畫麵,尤其是低段的學生。由於年齡的限製,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強,當受到“欺負”或是“委屈”時,通常的做法是靠武力來解決一切。

因此,作為班主任,我覺得很有必要引導孩子們用正確的方式解決紛爭,一方麵講道理,讓孩子們明事理;另一方麵選擇新穎的方式,刺激孩子們。兩手抓,兩手都要硬,讓他們在“武力”之外尋找出路,同時學會尊重他人,也學會愛護自己。

直言無隱

【開場白】

小朋友們,最近班級裏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現象,有幾位小朋友把其他小朋友當成了敵人,一定要消滅對方,甚至還請來了幫手,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生議論紛紛)今天,我想來聊聊我的看法。

【表明立場】

首先,陳老師必須說明,我是不讚成小朋友們通過打架來解決問題的。因為:

1. 指明過錯。

張同學,首先是你的錯。在和同學遊戲的過程中,用語言侮辱了人。其次,在同學沒有反抗的情況下,選擇打人,這是更大的錯。你這不是“得寸進尺”是什麼?你自己回想一下,你如果沒有動口、沒有動手的話,受害人會找幫手嗎?

當然,周同學也有錯。當你被小朋友欺負時,你應該選擇告訴老師,而不是請好朋友幫忙,一起打架。

你們的行為已經違反了《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第五條:待人有禮貌,講話文明,講普通話,會用禮貌用語。不罵人,不打架。

2. 傷害別人,傷害自己。

打完架了,結果你們也看到了。每個人都傷痕累累,幹幹淨淨的衣服也變髒了。在校要被老師批評,回家還要被爸爸媽媽數落。你們說這樣做有什麼意義呢?

3. 破壞班級的和諧。

打架造成的傷害除了當事人之外,還有更多的是給班級造成的傷害。你們想一想,如果你們兩個帶動另外兩位小朋友一起打架,其他小朋友會怎麼想?他們也許會有樣學樣,也許會對班級失去了信心。你們說問題嚴重不嚴重?

【正視問題】

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哭啊,後悔啊,都沒有什麼用了。現在,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正視問題,一起來說說以後應該怎麼辦。

1. 君子之爭。

我看了你們的表情,我知道你們心中還有氣,如果不把這股氣排出,我相信你們都會很難受。所以陳老師決定讓你們來一場“君子之爭”。像正式的比賽一樣,鞠躬、行禮、比賽,結束後仍然鞠躬、行禮。(張同學、周同學照此行事)

2. 換位思考。

俗話說:“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有些小朋友常常來問我:“陳老師,我想和他一起玩,可是他不讓我玩。”這是為什麼呢?道理很簡單,你平時所做的事情沒有得到其他小朋友的認同,他們會認為和你一起玩沒意思,甚至可能會受到你的欺負。你們說,有了這樣的想法,他還願意和你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