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平行世界的第一款FPS(感謝克毆打法書友的打賞)(1 / 2)

對於FPS類型在平行世界中從未出現過的原因,蘇文有過自己的猜想。

在前世,第一款FPS遊戲叫做《迷宮戰爭》,其實是個偽3D遊戲,當時的技術並不能夠實現3D效果,於是利用放大和縮小來產生遠近的距離感。真正普及開FPS這個概念的,是發行於1992年的《德軍總部3D》。

這款遊戲采用了2D腳本和3D視角,重新定義了FPS遊戲的概念,並且其中的很多規則都被沿用到後世。

而發行於1993年的《Doom》(即《毀滅戰士》係列)和1996年的《Quake》(即《雷神之錘》係列),更是徹底實現了3D第一視角,將更為真是刺激的槍戰帶給廣大玩家。

這些都是名為id software的遊戲公司研發的,其創始人兼引擎師約翰·卡馬克,由於將近乎完美的3D技術應用到了遊戲中,更是被尊為FPS之父。

後來,《Quake2》引擎被Valve Software借用,開發出了《Half-Life》,正確翻譯為半衰期,但國內更為知名的是另一個翻譯——半條命。

《半條命》的火爆讓無數FPS愛好者迸發出靈感,其中有一個叫“Gooseman”的男人看中了半條命引擎的出眾的技術條件,選擇通過為它製作MOD,連同另外一個創始人Jess Cliffe來推進他的現實背景FPS遊戲開發計劃。

那就是在後來橫空出世,稱霸世界的FPS遊戲——《反恐精英》的緣起了。

平行世界對於FPS這一類型的探索,目前還局限在第一人稱的迷宮RPG上麵,這麼多年過去了,再無寸進。按理說,平行世界的技術水平完全達到了開發FPS遊戲的程度,可為什麼卻沒人去做呢?

蘇文給出的答案是,平行世界缺少一個像約翰·卡馬克這樣的人。

在3D技術遠未成熟的90年代初,約翰·卡馬克就和他的小夥伴們想著如何攻克技術難題,開發3DFPS遊戲了。可以說約翰·卡馬克一手推動了FPS的發展,沒有他,FPS的出現至少往後推十年。基於《雷神之錘》引擎的《半條命》不會出現,CS更不會出現了。

一個天才式的人物就是會起到這樣巨大的作用。推動世界進步的,不是全體人類,而是某幾個天才的靈光一閃。

沒有牛頓,古典物理學的發展至少後退五十年。沒有愛因斯坦,也許相對論到現在都不會被提出來。

約翰·卡馬克之於FPS,就是這樣一個地位。

蘇文很慶幸平行世界裏不存在約翰·卡馬克這一號人物。這樣一來,自己就可以替代卡馬克,成為FPS之父,將FPS這一廣受歡迎的遊戲類型,帶給平行世界的玩家了!

除了能將自己最愛的遊戲之一,複刻到平行世界的興奮,更令蘇文感到無比期待的,是遊戲推出後,他就是這是個世界裏,玩FPS最厲害的人了!

畢竟平行世界的玩家從沒玩過FPS遊戲啊!適應操作還得一段時間呢。而蘇文在前世中就是玩了近千小時的FPS大神,再加上在係統內氪金提升了遊戲水平數值,玩起FPS來不得吊打整個世界?

想想就有點小興奮呢!

……

蘇文站在黑板前,給三個主管濤濤不絕地講述自己要做一款什麼樣的遊戲。他太過投入了,以至於沒注意到下麵的人眼中都流露出不同程度的疑惑。

竇濤翻開人手一冊的“《反恐精英》項目企劃”第一頁,那上麵是遊戲概述,是這樣介紹的:

《反恐精英》是一款將玩家分為“反恐精英”(Counter Terrorists)陣營與“恐怖份子”(Terrorists)陣營兩隊,在一個地圖上完成多回合戰鬥,達到要求完成目標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