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翻譯、出版、發行、印刷等問題(1 / 2)

以各部門缺乏聯絡而言,則本人對“人文”直接提出意見,二三年來已不知凡幾,但事實上並無改進(最近十個月來,本人因此已不再提意見了)。

綜上所述,可見問題關鍵,在於內部工作人員對業務認識不足,又不專心學習,而這兩點又可歸納到對業務的愛好不夠。

本人與公營出版社的接觸,隻限於人民文學出版社,其他公營出版機關,情況是否較好,不得而知。但“人文”係中央級文藝出版社,一切應起帶頭作用,本人不能不對之求全責備。

三、關於發行方麵

曆年來各方麵(包括出版社、作者、譯者)對新華書店的經營作風及辦事態度、效率,意見極多,本人茲提出兩個基本問題——

甲、每種新書或重版書的印數,向例均由新華書店估計銷售數額而批定,事實上此種辦法流弊甚多:一則,新華書店總店所根據的估計,是各地分店所填寫的需要量;而各分店工作人員水平不夠,所填需要量往往甚不可靠。二則,新華書店對實際銷售問題的注意比較多,對中央關於圖書的政策注意比較少;故出版社根據政策需要大量印行的圖書,新華書店從銷量方麵著眼而要求減少。出版社根據政策決定少量印行的圖書,新華書店反要求增加。此種矛盾情形,經常發生,成為出版社與發行機構之間極不容易調和的困難。鄙意宜做根本解決,即——

(一)圖書的印數(不論初版、重版)不能由新華書店決定,而當由出版社規定;新華書店隻能以銷售情況提供出版社作為參考;(二)凡根據政策需要大量印行的圖書,新華書店應視為重要政治任務,設法大力推廣。

乙、新華書店各級工作人員應大力加強業務學習,熟悉圖書內容概要,研究各種推銷方法,改善門市部人員的服務精神;同時,也當提高政治學習,徹底認識政府對圖書發行的政策,明了圖書發行業務,與其他消費品發行業務的本質上的不同,從而減少純業務觀點——即利潤觀點。

四、關於印刷裝訂方麵

本人過去每出一書,常與印刷所,裝訂所直接發生關係,故有一印象,似乎解放以後的印刷業及裝訂業的工作成績,並無顯著提高,反有退步現象;與其他各業比較,相差甚遠。鄙意宜發動各該業工人的勞動熱情,加強他們的業務學習,提高他們的政治覺悟。總之,希望印刷裝訂兩業中,也多幾個勞模與先進工作者。

五、一般性的問題

作家協會會員向無會員證,會員身份無從證明,在實際生活中常常遇到困難。一九五五年八月舉行全國翻譯會議時,周揚先生也曾提及此點。希望能於短時期內實現。否則無實際行政工作的作家,仿佛是無組織無單位的個體,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往外埠時,常感苦悶。

一九五五年十二月二十日

以各部門缺乏聯絡而言,則本人對“人文”直接提出意見,二三年來已不知凡幾,但事實上並無改進(最近十個月來,本人因此已不再提意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