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 質問真相
很快過了端午,天氣已越來越熱。
這段時間蕭煌總是很忙碌,與雲鏡的相處也極其短暫,有時甚至連著幾日不曾回家。
這期間,他什麼解釋都沒有給雲鏡,雲鏡也平靜地什麼都不問。似乎二人還維持著最初的約定,卻又隱隱有了不同。
再過不久,整個丹城亦有著不小的震動。
大大小小的官員上到郡王、下至裏胥都曆經一場肅清風雨,但凡收受賄絡、結黨營私、作風不正者,一律削官降職、嚴懲不怠!
這樣大的風浪最主要的原因來自宮廷嘩變。
皇帝突病,太子代理朝政,近日與不久前剛從邊關平亂回朝的秦王暗起衝突;兩方爭鬥日益激烈,太子有心利用代理朝政之便清理秦王在各地的朋黨。
於是這一係列的動~亂,從初時的暗起漣漪到如今的激鬥白日化,秦王明顯略輸一籌。
但凡與秦王有來往的官員、世家,甚至商賈,此次都遭受了空前的打擊。
不過幾日之間便有了改頭換麵的趨勢,從前秦王的人,如今已大多換成了太子親信。
這一動蕩同樣引起其他幾位王爺的不安。
於是王室中人個個未雨綢繆,有人明爭,有人暗奪,當真是如一鍋亂粥,攪得雷澤國上下一片嘩然。
這樣的大動作,但凡與秦王有所牽連的人皆作了替罪之羊!
索性雲郡王與任何一位皇子皆無私交,作為皇帝親任的一方郡王,他一度是各皇子所拉擾的對象,便連太子也是。
以前太子因著皇帝眼目不敢明邀,而今借著這個機會,該清的清,該拉攏的攏,他亦想方設法一步到位。
大局勢下,若不順流,便易逆折。
雲郡王此時便處於這樣的境地。
丹城上下一片動蕩之際,唯有郡王府一片安寧。
不僅如此,連同與雲府結為親家的蕭家都受到了極好的對待。
雲鏡知道蕭煌為此事前去私會了雲天傲一回,回來卻又趕赴他處,未曾有機會於雲鏡言明。
後來雲鏡不放心,特地前去看望了雲天傲。得知其暫未表態,打算靜觀其變,也稍稍安了心。
然太子此舉過於急躁,雲天傲按得一時,怕也不便遲遲不予答複。
可這已經不是雲鏡所能控製的範圍!
如今關鍵是要看清局勢!
太子此舉看似雷霆手段,卻動作過大過猛,若做不到位,必當引起反噬,後果不敢想象。
若其一舉成功,他日為帝,必將有人對其歌功頌德;一切在此前堅守的忠義之臣,都將冠以奸黨之名,得不償失。
“如今我已是騎虎難下,進不得退不得,隻盼聖上病愈之後,可容我辭官,從此安享晚年。”
雲天傲這一步走得極其關鍵,是進是退,如今都已由不得他。
他這一番話頗為無奈,卻是雲鏡最希望的結局。
為官這麼多年,新帝總會有人接替,該有的榮華富貴已經經曆,晚退不如早退。
新的舞台,總會有新人去演繹!
皇帝這一病,說長不長,說短不短。
前前後後加起來近一月之多,卻應了流傳下來的那句俗話: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
這一場因皇帝的病而起的動~亂,亦隨著皇帝的病愈而止。
卻雖止未息,變中生變。
這天下似被清洗一番,從上京到邊遠小城,統統曆經一番不大不小的劫難。
東邊日出西邊雨,幾家歡喜幾家愁。
卻讓天下人意外的是,皇帝這一病,震了天下。
皇帝一病愈,震了東宮!
太子趁皇帝病間隻手遮天、胡作非為的舉動,令皇帝震怒。一經病愈便以令世人皆驚的速度當機廢除太子!
甚至廢除太子前一日,二者還和和睦睦共賞禦花園,共下幾盤棋。
這一詔示舉國皆驚,更驚的卻還在後頭。
不僅太子因此事一舉被廢,曾大功在身的秦王亦因此次與太子激鬥過烈,牽扯出其朋黨無數、罪棕多樁,亦引得皇帝大怒,當即削其王位,收回其所有兵權。
如此一來,看似就要大變的天,烏雲密布之後,很快竟又晴空萬裏。
受此風暴影響的人該消沉的消沉,該平複的,平民百姓反而異常的平靜,難得在此次事件中,未受多少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