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到了昭元三年農曆八月十五,中秋佳節。由皇後鄭雪如操辦,在紫宸宮的永和殿舉行月夕夜宴。為了雅趣,皇帝夫婦二人以主人之姿下了帖子,後宮諸人都會收帖後再行赴宴,猶如尋常百姓一般同拜明月,共賞桂花。
宮中的前朝太妃隻剩下徐貴太妃、陳太妃與樊太嬪三人。徐、陳二人雖與太後親厚,但早已習慣了清修禮佛自然是辭了不來。而樊太嬪因年輕時做了些虧心事,早不與徐、陳二人往來,與太後也不算親厚,亦是早早推托身體不適辭了宴請。
所以,這日便成了新人進宮以來第一次得見天顏的大日子,各宮妃嬪自是重視,一早就備下華服美釵以求皇帝垂青。
這日,永和殿的四扇朱漆雲紋盤龍門大開,大殿雲頂用明黃的錦緞高高吊起形成圓形的穹頂,周圍綴上珍珠簾幕,正中則掛了一盞碩大地圓形木貼金嵌花鳥紋宮燈,殿內的燭火統統換上了琉璃燈,顯得格外的輝煌明亮。
酉時一刻,皇後鄭雪如來到永和殿查看宴席的準備情況,底下人趕著時間將殿內的桌幾凳椅按品階擺好,又盯著熱度將六個既可口又吉祥的菜品乘上以供皇後品鑒。
鄭雪如雖然滿意,但還是讓禦膳房格外加了如意卷、紅豆酥、棗泥糕、花盞龍眼這四碟戚媚喜愛的點心,再有就是將那味美甘醇的葡萄酒早早的從禦酒坊提了出來,琥珀色的美酒斟滿金玉樽,頓時滿殿飄香。
嬪妃們知道皇後親自操辦宴席亦不敢怠慢,都地陸續來到永和殿。
眼下與皇後向來親厚的德妃章齡妤與皇後話起了家常,賢妃則獨自一人坐在座席上逗弄自己的碧眼波斯貓,時不時地瞥兩眼皇後二人,眼中溢出了不屑與譏笑。
她的胞妹莫婉兒則打量著新進的宮嬪與修儀上官映波閑聊道:“上官妹妹,你看看新進宮的那幾個,早就登上了高枝兒不是?封妃的家世顯赫,咱們就不說了。你看看這一桌子寧訓、昭訓、才人、良侍的,一下子都越過了你,你還是一副風淡雲輕的樣子。”
上官映波品微微一笑:“妹妹相貌平平,家世亦平平。如今承蒙皇上不棄能在修儀這個位份上就已經很好了。”
莫婉兒看著眼前這個品貌端正,端正中又不乏一股風流的女子,寂寂於宮中多年,眉目中仍然平和地如一潭靜水,倒真是應了她上官映波的名字。
她淡然一嗔:“你呀,對咱們皇上癡心太過,即便他那樣冷待你,你也覺得是好的。”
上官映波笑而不言,隻望著對麵一眾新鮮地能掐出水來的嬌嫩麵孔,懨懨地歎了口氣。
琉璃燈的光亮在夜色裏暈染出了層層光圈,炫目而璀璨,籠罩於此的可人兒有的早已在五光十色的華美篇章裏迷醉了心神,要在這寧靜中碰到銀瓶炸碎,碎裂斑駁猶如一月光……。
被封昭訓的馮婧妍怒目微嗔地睨著與皇後聊得熱絡的德妃,想起日前奉與她的上好的羊脂玉籽料便覺得如鯁在喉,眼見德妃並未向皇後引薦自己,又不敢造次,隻好氣悶地獨自飲酒。
有了幾分醉意的她便笑著起身坐到酈代真酈良侍身邊說道:“妹妹,你這額間妝畫得忒別致了,仿若真真一朵梅花落在妹妹額前。”
酈代真見馮昭訓如此說,頗有些受寵若驚,心裏倒也歡喜,便應了下來:“姐姐您若是喜歡,我下次親自給您畫上。”
“妹妹有心了,不過要說額前妝,當屬景妃姐姐的最為動人。聽說是額前那抹殷紅自幼便有的,天然而成,在這宮中亦是獨一無二。”馮婧妍眼含得意,咂咂嘴,複又一臉的輕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