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中間人與隔牆耳(1)(2 / 2)

今歲開春之後南方『淫』雨,連月不斷,莊稼都淹得半死,鬧饑荒那是不用說的,而北方許多地方卻是照舊大旱,緊跟著就鬧起了蝗災。鋪天蓋地的蝗蟲蔓延,所過之處寸草皆無,煙炊斷絕。不少地方的老百姓為了糊口活命,都拿蝗蟲作了糧食。

烏鴉原本就是逃荒的流民孤兒出身,幼年時飽嚐過餓得發昏的滋味,想到自家當年的淒慘之處,不禁搖頭一歎,“這世道真真是命如草芥啊!”

雷大通出身雷氏旁支,對饑民的苦倒是沒有太多的切身感觸,雖然聽人說起的時候會有點憐憫之意,但也不會有太多的感慨,就對烏鴉說道:“你就別感慨了,我們走了大半天,這進了城,趕緊落店弄口水喝才是正事!”

“喝水還不容易?那不就有!真真的井拔涼!”烏鴉指著一個迎麵過來的挑水夫說道。

中土的大城小鎮,在河渠湧泉之外,多鑿井汲水以為日常洗濯炊飯瀹茗之用。街巷裏坊若有一口五冬六夏井水不竭的甜水井,遠近人口往往都會習慣於來此挑水回去吃用。大戶門第、殷實人家,或雇有專門挑水的夥計,或直接出錢買水吃用,因此以賣水為業的挑夫行當也就自然應運而生。洛陽城中也有不少來來去去的挑水工,沿街之人也常向挑水路過的挑水工要一碗水喝。井水剛打出來,清涼甘甜,暑熱天氣喝一碗下去十分舒爽,人們管這種井水叫作“井拔涼”。挑水是個力氣活,也辛苦,但挑水工們不會拒絕舍水,主人家也不會因為桶裏井水淺了深了而責備挑水工。要水喝的街坊一般也會留心,桶裏的水淺到一定程度,他們就會等待下一個挑水人經過時再要水,洛陽城也算是中原繁華之地,但民風依舊淳樸。

雷大通嗬嗬一笑,道聲叼擾,問挑工要了水瓢,往自己的皮水囊中灌了半瓢兒井拔涼水。

兩人一路到了‘運來福客棧’,但見門前高車健馬,仆從如雲,商賈夥計,進進出出,十分喧鬧。客棧附近的樓堂店肆,煎炒烹炸,油煙繚繞,酒香、肉香攪合在一起,也說不清是什麼香。

望見熟悉的老客們到了門前,店掌櫃的帶著十幾個夥計搶出門來寒暄招呼,指揮夥計們拉牲口、搬行李、安排房舍,跑前跑後,忙的腳不沾地,又趕緊吩咐人生火備飯,忙活著侍候這一幹老客的晚飯。運來福客棧一向兼營老客的酒菜飯食,熟客隻需說上一聲,便可飯來張口,方便得很。

掌櫃的又吩咐店裏夥計提了大桶的溫熱水,一桶一桶分送到各房,讓客商人等擦擦熱汗,洗洗臉上手上的油汗、灰塵。運來福客棧的待客之道殷勤熱誠,多半都體現在這些個小事上,在客人中的名聲也是有口皆碑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