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國難當頭(五)(3 / 3)

顧擎和楚輕狂去看過他幾次,還帶了蕭楚,每次一去呂崢就隻和蕭楚說話,對兩人都愛理不理。楚輕狂卻從其中看出呂崢是很寂寞的,他一直跟著楚雲安走南闖北慣了,留在青城山這種養老等死的日子實在不適合他。他才四十歲,楚輕狂不想他這樣過下去,一聽顧擎的建議,就迫不及待地去找他了。

楚輕狂用了兩天時間才說服了呂崢下山。推薦給武銘正,武銘正封了他一個官職,就做了靠近呼延國邊境雲琅幾個州縣的府伊。

呂崢一上任,就命令自己轄區內的州縣哄抬米價,最高時米價都到了7000文一時,消息一傳出,附近呼延幾個國家的糧商都紛紛把糧食運到了雲琅。呂崢還大開方便之門,對這些糧商的交易視而不見,連稅都免了,至於他們運走的東西,還吩咐邊境士兵不準阻礙。

一時關於呂崢貪贓枉法,鼓勵糧商哄抬糧價什麼的奏折潮水般湧向武銘正的禦書房,武銘正卻視而不見地高置案頭,禦史每天早朝都要把百官的意見帶到,可是隻見奏折越堆越高,卻依然不見武銘正大動肝火。

賀家的事過後,眾人都以為武銘正要動呂崢了,可是武銘正依然按兵不動,就弄得百官摸不著頭腦了,不懂武銘正到底在想些什麼。

這呂崢到底是什麼人,下麵的人幾百種猜疑都沒有人證實,隻好狐疑地看著雲琅的米價跌跌漲漲。

第三年幹旱更厲,很多地方都斷糧了,連京城米價都漲到了10000文,可是連糧商都沒米供應了,這時武銘正才找來禦史,讓他帶隊去雲琅運米。

禦史看到那數百間隱藏在山中的米庫時驚呆了,這都是呂崢借了糧商之手收購的。

而在這場米價哄抬、以物易物的事件中,得利的不止是糧商,還有朝廷,自然也有楚輕狂。

供給那些糧商的絲綢,礦石,酒,香水,等等東西都是蜀地提供的,為了避免武銘正猜疑,又經過了糧商之手,繞來繞去,楚輕狂從中也賺了很多銀子。

百姓的利益自然也有保障,呂崢高價收米,私下裏對幾個州縣的百姓都是按人頭補貼的。

他們製造的隻是一種聲譽,雲琅米價高的傳說而已。至於那些米價跌跌漲漲,也很正常,商人運到總不可能再運回去,能換到本國需要的物資拿回去也算一種收獲啊!

蕭從容他們出發點是先保證武氏的百姓不餓死,至於賺銀子,那是後麵的事,附加而已。

這三贏的事外人自然看不透,武銘正卻從這次事件中長了見識,很讚同蕭從容說的話:凡事有弊就有利,要弊還是要利,就看你怎麼運作了!

小皇後死了,很多大臣都建議武銘正重新立後,武銘正卻搖頭,說:“這事不急……要慎重……慢慢來!”

世間還有誰能配得上和他一起站在金鑾殿上,站在權力的最高峰上指點江山呢?

武銘正往往一個人,在夜風中獨倚高樓,眺望遙遠的夜空……

天上有顆很亮的星,一直陪在月亮的身邊,如果他是那皎潔的月亮,誰是那顆星呢?

有一個名字一直索繞在他心上,隨著夜空越黑,那星星就越亮,那個名字就更加清晰地印在心上。

他怕見她,他怕受不了她的誘/惑做出讓自己後悔不迭的事!

可是他又忍不住想見她!

這種誘/惑隨著每一次見到她就更強烈了……

求之不得……輾轉反側……

他是站在了權力的最高峰,為什麼卻沒有想象中那麼無所不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