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提要求(1 / 2)

端平三年,闊端率軍氣勢洶洶南下,入大散關自梁泉南下,直驅武休關,趙彥呐目瞪口呆不知所措,李顯忠不支敗退,首戰就被人家先生奪人。

武休關失守,直接把興元府暴露在蒙古軍刀槍下,興元府的失守,致使沔州失去後方,孤懸難支,大安的側移受到威脅,最終導致駐紮利州禦前諸軍的覆亡,環環相扣不斷地失誤,固然有對方強悍的道理,也有將帥不合頻頻失誤的緣由,想想實在讓人頗為遺憾。

第一次大安之戰,宋軍之所以用萬餘人,奮力邀擊數萬蒙古軍,就是得益於興元府的支援,雞冠隘可攻可守,最終可以集中兵力無需考慮他事。

而在第二次大安之戰,武休關被早早拿下,興元府失陷,導致大安之戰前宋軍便處於被動,無法專心針對某個方麵,海奧時刻防備不被偷襲,尤其是主要支撐點雞冠隘,失去了戰略價值,讓曹友聞不得不背水一戰,上萬精銳全軍覆沒。

當然,興元府失守並非最主要原因,卻是至關重要,造成雞冠隘無法長期固守,終成連鎖反應。

孟珙忽然意識到,自己被李易算計了,既然沔州為重點,兼顧陰平小道,李易把七萬大軍放在西麵,合情合理。至於武休關,那對不起了,隻能讓他全力守衛,可以說李易把大安以西拋給了他。

看是有所舍棄,利州東路大部的退讓,任誰也無發拒絕其利益,無他,能夠站穩腳跟。

但是,孟珙卻不那麼認為,蒙古人的兩次入侵,大散關一直是對方主要突破口,如此次無它,蒙古軍必再次進攻武休關,矛頭直接對準了他。

他並不懼怕戰爭,甚至主動去影響戰爭,卻不代表他甘心代替他人挨打。興元府是整個防禦的重要一環,蒙古軍必然會全力進攻武休關,進入興元府進而威脅大安軍,迫使宋軍放棄沔州,老伎倆,一旦得逞,你又不得不按別人想的辦。

他饒有興致地看了看李易,稍加沉吟才說道:“王學士所率數千精銳,能抵數萬虜軍,興元何足慮!”

李易摸了摸鬢角,淡然一笑,暗道孟珙可不簡單,區區一句話,就把他給堵了回來,且一語雙關,不說數萬大軍,不說武休關,直接點興元府影射整個蜀川,當真是位妙人。

“有太尉萬餘虎狼之旅,虜人自不足慮。”他也回敬一句,雖說他在麵上占據優勢,卻不能再氣勢上失分。

孟珙啞然失笑,頗有興致地看了眼李易,虛抬手勢,請李易吃茶,然後道:“我部在武休關,卻不知王學士如何處置?”

又是一句妙語,李易不能不敬佩孟珙,說兵提興元府,說勢言武休關,山川變幻在轉瞬之間,令他有心卻無從下手。反倒是自家帶來的幾千兵馬,僅僅充作門麵,而不是用到正路上,主客立即倒轉。

李易並未做任何考慮,謹慎地道:“我蜀川大軍效南渡前,用意便是恢複河山,一兵一卒均用於虜人身上。不過,我尚有十名士卒滯留行在,今特來向太尉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