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士,何時北上赴大安軍中?”葉知秋瞥了眼李易,問的意味深長。李易的公開亮相,便代表某種信號,是對朝廷的表態,至少讓對方有所忌憚,不甘做的太過分,他還不能十分肯定李易心態,故有此一問。
“大兄,三指揮漸丁,嗯,傳我軍令,與先前背嵬軍青羽營合並編為羽林軍,我明日啟程大安,要大閱羽林軍。”李易臉色端正,語氣平緩,臉上掛著是笑非笑地笑。
羽林軍?葉知秋雙目精光閃爍,盡是炙熱的光芒。
呼延信卻臉色驚駭,瞪著李易半天說不出話來。
當天夜裏,李易與葉知秋談了半個多時辰,又認真看了蜀川地形圖,對全軍形勢做了一番了解。
第二天,他與葉知秋和呼延信一同北上,幾乎是高調的不能再高調,軍中急腳子四散傳遞消息,對士氣的鼓舞是非常明顯的。
陳敏也跟隨李易同行,他被任命為隊將,暫時歸王柏所部,一旦有戰功將給予他新部隊。
速度不快不慢,就在第三天過大安抵達雞冠隘,背嵬軍三千精銳與之會合,軍威浩浩蕩蕩,讓陳敏看的驚異連連。
李易並未曾在大安停留,而是越過雞冠隘,進入興元府直抵南鄭縣,把行轅暫時設在南鄭縣城。非常有趣的是,孟珙的行轅也在南鄭,頗有些針鋒相對味道。
安置下來的第二天,李易便親自拜會孟珙,他的身份仍舊是四川都轉運司公事,成@都府、潼川府路安撫製置使,孟珙的身份是四川宣撫使,所以前來拜會寓意深遠。
孟珙因為知道朝廷對李易的決斷,當對方高調回歸,他當然大吃一驚,孰知朝廷對待李易,對方既能逃回必是撕破臉皮,雖說尚不至於不顧蜀川安危,卻絕不會與他過多來往。
人考慮問題往往存在盲點,往往忽略陌生人的性格,就算是滿腹韜略的孟珙,也不能免俗。
李易率背嵬軍大張旗鼓開赴南鄭,他立即暗令孟璋的寧武軍及愛裏八都魯的飛鶻軍戒備,做好隨時應戰的準備。卻不想,李易到來並未有任何動作,反倒是親自拜訪,標準的覲見上官姿態。
擁數千大軍前來,姿態又放的很低,當他看到一臉笑意的李易,不禁心下暗歎:勁敵,朝廷諸公委實不智,合全國之力,尚不能說抗蒙古,竟自毀長城,樹立潛在大敵。
李易春風滿麵,彬彬有禮,葉開跟隨左右,文封率百名衛士虎視眈眈,與由回鶻人組成的飛鶻軍對峙。
二人再次相見,在駐地門前相互禮讓,談笑風生,令左右頗為詫異,甚至連親身體會艱辛的文封,也產生李易對朝廷不計前嫌地錯覺。
虛偽一陣子,二人進了大堂,分主賓坐下,上了香茶,孟珙才笑道:“有王學士坐鎮,利州可保。”
李易玩味地看了眼孟珙,心下卻感慨不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