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似乎很順利(2 / 2)

而今,這些都在蒙古軍的屠刀下,灰飛煙滅,參與人口整日戰戰兢兢,惶惶不可終日,給他日後施政減少阻力。隻要還有人在,就不怕破壞,一切都可以重來,正如成都、潼川二路,若無蒙古軍入侵,恐怕李易以執政身份治理,也不得不把大部分精力,用在平衡各方勢力上。

甚至,李易與葉知秋、王柏謀劃戰事,也未曾將參與生民計算入內,對所謂的精英而言,為了大局是可以犧牲部分生民的。不過,他能體會一位老者的慈悲之心,心中升起一陣感慨,道:“相公放心,在下會竭力護民,實在不行,在下先休書一封,讓留守將校把民生遷入劍閣。”

此時,在喬行簡麵前,他絲毫沒有顧忌,坦言休書遙控將校。朝廷不能掌控將校,反倒率臣一紙書信便能調動,絕對是犯了大忌諱。但是,他並未避諱,在蒙古人眼皮下發展起來的勢力,絕不可能是朝廷能掌控的,這是不爭的事實,在喬行簡麵前沒必要遮遮掩掩,引起對方的猜忌。

既然,大家心知肚明,索性大大方方地,也好坦露誠意,獲取對方好感。

喬行簡饒有意味地看了眼李易,淡淡地笑道:“公事雖年輕氣盛,卻也是位坦誠君子。”

語帶雙關,李易並不介意,能聽出喬行簡語氣並無惡意,反倒是頗多感慨,不禁道:“相公過譽,在下不敢當。如能驅逐虜人,在下做一回小人,又有何妨。”

“公事,真是妙人!”喬行簡目光詫異,旋即開懷一笑。

李易搖了搖頭,正色道:“相公,容我一句。虜人雖凶殘無比,卻不可否認,闊端待我甚厚。不然,在下也不可能保全華陽縣生民,更不可能有機會順利發展,對他而言在下卻做了小人。”

話雖不好聽,甚至有大逆不道意味,對於一聲沉浸環海的喬行簡,卻充滿了無奈何至誠,給他的第一個想法便是李易有人情味,知恥辱、有原則。

“也正是身在敵營的三年,在下才有信心,也讓相公寬心。”

“當年,公事也受了委屈,待擊退虜人,朝廷必不相負。”喬行簡畢竟是老世故,看事情早就超脫感官,變的尤為理智,李易的至誠與原則,並不代表別的,正如李易所思,利之所在、人有所欲,至誠至極便是狡詐,原則也有底線。

不相負?李易臉色怡然,心下卻灑笑,無論喬行簡有心還是無意,他都能聽出,對方甚至朝廷,對他並非完全放心,利之所在、人所欲也!

他輕輕躬身作揖,道:“多謝相公,晚輩萬死,也要拒虜人於國門之外。”

卻不知,一場風暴正悄然醞釀,幾乎將他撕成碎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