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華的街道上,張燈結彩,一片喜慶之色,都快趕上軒轅逸登基那時候的盛景了,百姓們不由的開始感歎,安萍公主真是好福氣,皇帝如此寵愛她,她說不定還會成為天啟第一位女皇呢。這個想法一出,頓時讓那些赴宴的年輕才俊激動不已,心裏都不由的開始打起自己的小九九。
因為這次國宴,不僅有朝臣,還有富商和江湖中人,所以軒轅逸並未把地點設在皇宮,而是把城內較為偏僻的一處別院做為宴會地點。
雕欄玉砌,暖宮燈。
亭台樓閣,水長流。
從太陽初升開始,別院就迎來了一批批的客人。因為宴會時間未到,所以來的客人,全都聚在了大院花園內。
花園中間,下人們正在忙忙碌碌擺放著宴會時的桌椅,還有一些新鮮的水果及鮮花,極為講究的一一排齊,看著來人越來越多,別院的主事之人便急了起來,連帶著下麵人也跟著心急,腳下的步子都跑動了起來,可越是這樣,就更容易出錯,一個不慎,便有幾人撞在了一起,果盤鮮花撒了一地。
別院主事無奈的跑過去收拾殘局,好在離軒轅逸定的時辰還有些距離,他定了定心,便吩咐人來把一地的殘骸處理掉,重新安排起來。
一旁的客人看著場內的淩亂,卻也不好意思再湊進去添麻煩,可這畢竟是皇帝的別院,又不敢四處亂走,隻能無奈的站在院外的走廊內,這麼一來,人越積越多,顯得很是擁擠。後來不知是何人提議,說是穿過宴會場的那邊,有一汪碧池,水波粼粼,煞是好看,眾人可去一觀,於是,大半人跟著去了,場地頓時空曠不少,留下的人都不由的鬆了口氣。
不過,那些,都是些小官員或者較為膽怯的商賈,真正的大人物,是不會留在那裏的。
例如那些江湖中人,過慣了刀頭舔血的日子,自然比較膽大,難得進了皇家別院,哪裏有不參觀之理?所以看見一群人擠在一處,毫不猶豫就運起輕功飛了起來,山石上一踩,瞬間就沒了影子。
而來過別院的大官們,自然也沒有這麼多的顧忌,見宴會場不能去,便繞著花園賞花去了,或者找個雅致的環境,三三兩兩聚在一起,閑話家常,倒也樂得自在。
別院很大,除去後院住的地方,前院共有三處花園。
一處最大的,自然就是準備宴會場地。
另外一處,隻見最高處的六角亭頂,躺著三個男子,簡潔的短裝,腰間掛著佩劍,正手執酒壺,談笑風生,端的是個自在,而亭下不遠處的石桌石椅,還有三三兩兩的劍士刀客,也都麵帶淺笑,聚在一起,暢聊江湖趣聞。
這裏儼然已經成了江湖人的天地,竟找不到一個朝廷中人,恐怕就算有官員路過,也會轉身就走吧,江湖和皇朝,就像兩頭猛獸,半點不相容,共分天下的局勢顯而易見。
最後一處花園,自然就是官員們聚集的地方。這裏也隻有一座高亭,不過所有官員都自動避開,就連福王和裕王,也絲毫沒有上去的意思,因為現在坐在那裏的人,正是幽王。
若是幽淩被通緝那時候,幽王定然不會如此高調,而福裕二王,也肯定會找準這個機會冷言嘲諷幽王,可是幽淩莫名其妙被解了罪不說,他當場悔了與安萍公主的婚事,軒轅逸卻對他一點責罰都沒有,這讓所有人都看不懂了,沒有清楚幽淩的底細前,福裕二王自然也不敢隨意亂動。
各懷心思之下,就成了如此的格局。幽王獨占高亭,卻無人敢上去,不過,有一個人例外,那就是新任的豐王——豐無情。
今日是國宴,卻沒有規定隻邀男子,所以自然,也有許多女子前來,既是湊熱鬧,亦是存了相親的意思。
豐無情一襲乳白色的長衫,衣身上是隨意潑墨的圖繪,頭上戴著玉冠,腰間掛著玲瓏玉墜,手中拿著折扇,再配上他仿似天生的儒雅氣質,高貴卻不失優雅,臉上一直保持的淡淡笑意,讓他顯得高高在上卻又能觸手可及。
豐無情的出現,頓時讓不少女子側目。
如此年輕俊朗的外貌,如此尊貴不凡的地位,如此溫柔迷人的眼神,再加上外界從來沒有關於他的不良傳言,他也未曾娶親,甚至沒有任何約定下的婚姻,這不就是每個少女心裏的理想夫君嗎?
這麼一想,不知多少少女的春心動蕩起來,甚至有的大膽蠻橫些的,偷偷跑去和自己的父母通了個氣,一家子便策劃著怎麼樣才能和豐無情認識。
而那些沒有女兒或者沒帶女兒來的官員,也不由的開始關注豐無情,畢竟他如此年輕,就成了天啟國四王之一,如果他一旦娶親,那這個人選,可就能決定很多事情。
不知不覺中,豐無情幾乎成了所有人討論的對象。
不過豐無情並不在意,似乎已經習慣了這種萬眾矚目的場合,他抬起頭,看著上麵的高亭笑了笑,跨步走了上去。
此刻的亭內,隻有兩人,幽王是一個,還有一個,自然是不久前剛回到啟城的幽淩。
兩人雖然處在亭內,可論武功,卻都不是泛泛之輩,隻要他們想聽,又怎會不知道下麵的情形,所以看見豐無情走了上來,也並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