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對,三娘精幹,一般的男子可都比不上她。”
“我就是找他們。”
“哎,”船夫不知為何,歎了口氣。
清歡和舒謨對視一眼,可能事情沒有想象中的順利。
船夫解釋道:“前幾年,胡啟帶隊去安西,不曉得遭到什麼麻煩,隊伍裏的人,隻有三娘一個人活著回來。她對往事開口不提,自己挑起重振胡氏商行的重擔。雖說三娘勝過男子,但到底多了些束縛,還是逐漸被另一家商行吞沒。”船夫說到這兒,甚至惋惜。
“後來呢?”小桃不知道什麼時候湊過來,像聽故事一樣坐在船夫身旁,一臉好奇地問道。
“被吞沒的胡氏商行,仍舊是胡氏商行。因為新掌櫃也姓胡。可能是為了保全胡家的名譽,三娘忍氣吞聲,嫁給了新的掌櫃為妾。”
三娘能忍到這個份上,著實讓清歡驚訝。
“三娘保全了原來胡氏商行的標誌,就是姑娘匕首上刻的胡字。他們還有一個小分行,就設在姑蘇。”
看來,還是能找到三娘。先找到三娘,才能幫助自己在姑蘇安置下來。
“那我們就去姑蘇。”清歡對船夫說。
“好咯,前麵就快靠岸了。”船夫望著寬闊的河麵,朗聲說道。
姑蘇的碼頭還是比較忙碌的,大型的船隻停靠在岸邊。船夫依靠自己熟練的技術,在船隻中間穿行,才讓他們能在日落之前上岸。
上岸後,船夫也打算在姑蘇休整幾天。舒謨便邀請他一同住店,他爽快地答應了。
兩人夜間喝酒暢飲,不知道喝到什麼時候,第二天日上三竿還不見起來。
清歡也不等他們,自己收拾好,便去街上打聽胡氏商行。
江南的人熱情好客,唯一遺憾的是,清歡不會說吳語,和幾個人交流,都以失敗告終。
店裏的小二看到清歡焦灼的樣子,拿過匕首看了看,道:“我帶姑娘去。”說的是清歡聽得懂的話。
清歡甚是感謝,跟著店小二去找胡氏商行。
走了不久,遠遠地看著一個店外掛著旗子,上麵畫著的標誌,和清歡匕首上的字一模一樣。
走進商行,店小二還熱心地幫助他們充當翻譯,清歡才終於說明了自己的來意:“我找胡三娘。”
商行裏的夥計說:“三娘暫時不在,姑娘請在店裏坐坐。”這話是店小二轉達的。
清歡在此謝過店小二,在商行裏坐著等三娘。店裏的夥計早出去一個找三娘去了,而她坐在這裏無聊,四處打量商行裏的貨物。
貨櫃上擺放著的東西琳琅滿目,阿姨他們很多清歡都叫不出名字來,但覺得十分精美。
在這裏等待的時候,有好幾個客人走進來買東西,夥計都熱情招待,看起來情況還不錯。
正想著,清歡感覺門口的光線一暗,隨即聽到一聲久違的:“清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