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脂肪含量一般會逐漸增加,這是普遍的現象。也就是說,大多數人總是越來越胖的。我們看下麵的統計圖形。
這是國內的一項研究,統計了濟南、廣州、成都、西安4個城市的年齡在3~69歲的城鎮健康居民1 013人的體脂量數據。這些樣本的體成分數據主要是使用雙能X光得出的,所以比較可靠。
我們能看到,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體脂量一般都會增加,尤其是女性。所以,能阻止歲月往你的身上堆積肥肉,本身就是一種成功了。守住了體重,其實就相當於減了肥。
我再來簡單解讀一下這套測試題,為什麼它能預測你10年後的胖瘦呢?
對個體來說,人的體重首先跟遺傳因素相關[1]。雖然我們的體重是遺傳和生活方式共同作用的結果,但其中遺傳是內因,生活方式是外因。16道題裏麵,有些是考察你的胖瘦遺傳因素的,比如第3、5兩道題。
從一個人兒童時期的體重,可以比較好地預測出其成年後的胖瘦。簡單說,小時候如果胖,那麼長大後變胖的可能性會明顯增加。自然,你的父母、兄弟姐妹當中如果胖人比較多的話,同樣也表示你很可能具有易胖基因。
基因是內因,胖瘦的外在調控因素就是生活方式(當然,人的有些生活方式也受到基因的“控製”,所以,完全脫離基因的因素談人的行為是不可能的,但這裏我們不做深入討論),比如飲食結構、飲食習慣、口味偏好、運動習慣及是不是久坐等。
我重點說說第2題和第4題。
其實,已經有成熟的研究發現,人看電視的時間與胖瘦是有關係的。看電視的時間越長,人越容易變胖。
一般認為,這可能跟心理因素有關。比如,電視裏很多食品廣告會刺激你的食欲。看電視的時候,人往往不喜歡閑著,總喜歡吃點東西。恰恰在看電視的時候吃東西,大腦的飽腹感信號是特別不容易發生作用的。也就是說,邊看電視邊吃東西,人不容易吃飽,進食停不下來[2,3]。這是被研究證實的事。有研究發現,人在看電視的時候,平均每小時會增加超過160千卡的熱量攝入[4]。
再如,看電視的時候,人往往會舒服地“癱”在沙發上,由此導致熱量消耗減少,也是一個看電視致胖的因素。
第4題,是一個社交網絡影響體重的問題。簡單說,你跟什麼樣的人在一起“混”,你就容易變成什麼樣的人。
有一項研究對12 000人進行了32年的追蹤調查,結果發現:如果你有某一位親戚朋友變成了肥胖者,那你在2~4年內變成肥胖者的風險會增加171%。反過來也一樣,如果你往來密切的親戚朋友中有人減了重,那麼你減重的可能性也同樣會增加。
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脂肪含量一般會逐漸增加,這是普遍的現象。也就是說,大多數人總是越來越胖的。我們看下麵的統計圖形。
這是國內的一項研究,統計了濟南、廣州、成都、西安4個城市的年齡在3~69歲的城鎮健康居民1 013人的體脂量數據。這些樣本的體成分數據主要是使用雙能X光得出的,所以比較可靠。
我們能看到,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體脂量一般都會增加,尤其是女性。所以,能阻止歲月往你的身上堆積肥肉,本身就是一種成功了。守住了體重,其實就相當於減了肥。
我再來簡單解讀一下這套測試題,為什麼它能預測你10年後的胖瘦呢?
對個體來說,人的體重首先跟遺傳因素相關[1]。雖然我們的體重是遺傳和生活方式共同作用的結果,但其中遺傳是內因,生活方式是外因。16道題裏麵,有些是考察你的胖瘦遺傳因素的,比如第3、5兩道題。
從一個人兒童時期的體重,可以比較好地預測出其成年後的胖瘦。簡單說,小時候如果胖,那麼長大後變胖的可能性會明顯增加。自然,你的父母、兄弟姐妹當中如果胖人比較多的話,同樣也表示你很可能具有易胖基因。
基因是內因,胖瘦的外在調控因素就是生活方式(當然,人的有些生活方式也受到基因的“控製”,所以,完全脫離基因的因素談人的行為是不可能的,但這裏我們不做深入討論),比如飲食結構、飲食習慣、口味偏好、運動習慣及是不是久坐等。
我重點說說第2題和第4題。
其實,已經有成熟的研究發現,人看電視的時間與胖瘦是有關係的。看電視的時間越長,人越容易變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