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裏,我們給予她的就是信任。我們信任她天生具備正常人的學習能力,肯定她每天的努力,表揚她每次微小進步,鼓勵她繼續向前。
作為媽媽,我給她最多的是理解和發自內心的摯愛。由於愛,每天麵對她我會情不自禁流露開心笑容,我每天都會給她講笑話故事,給她熱烈的親吻和擁抱。
輕鬆快樂校內外
潔進入小學四年級。校園裏有她同學朋友,課堂上有她喜歡的老師,每天的遊泳訓練和八歲開始學習的彈鋼琴,不但沒有給她帶來壓力,還成為讓她快樂的事情。
除了學校課程,我們沒有給她任何額外學習要求。單純的學校課堂學習,使她對上課內容產生很大興趣。尤其數學,那些像捉迷藏一般的應用題,需要仔細分析數字和字麵之間的關係進行推理求得結論,這讓她覺得每解開一道題就像發現一個小秘密,發現秘密的感覺令她非常開心。
她的老師是一位六十多歲的美國知識女性。教室裏,潔每天看著老師對孩子們展現喜悅笑容,打心眼裏親近她,校園已經成為讓潔內心充滿快樂的地方。
上課期間老師不斷鼓勵孩子發言,無論對錯潔都毫無顧慮地說出來,有時候等不及老師點名直接站起來回答。老師沒有因為潔的冒失行為生氣,反而笑容滿麵地鼓勵她。潔如果回答對了,老師對她進行一番讚揚;回答錯了,在老師誇張有趣表情中,同學們大笑著開始七嘴八舌說出各種答案,潔跟同學一起哈哈大笑,並不為自己爭先回答錯誤而感覺難為情。老師的鼓勵和同學們的笑聲,讓她覺得,在學校上課就是一場接一場的開心遊戲。
潔回家向我學說班級發生的這些小故事時,每一次我都被她繪聲繪色的敘述逗得忍俊不禁。
我的眼前經常浮現潔幼稚天真、大膽可愛的課堂表現,我非常感激學校在課堂裏營造的活潑、寬鬆氣氛。在那樣的氛圍中,讓剛來美國膽小害羞的潔幾年後變得如此開朗活潑,她的好奇心和求知熱情和班級集體完全融合在一起。
每天早上,潔迫不及待去學校;課堂上她希望每節課都能發言回答問題。為了上課積極發言,她非常專注地聽老師講授內容,快速舉手響應老師提問。她不怕說錯話,因為老師從來不會指責笑話同學的錯誤回答,她也不會為自己說錯話感到羞愧。
美國小學校的學習過程,加上潔獨立完成作業的經驗,讓她感悟到,懂是從不懂過來的,正確是從糾正錯誤中獲得的。小學時代的課堂學習方法讓她養成提問和回答的習慣,並幫助她養後來學習工作中敢於發問、追索答案和風趣幽默說話方式。
潔的同學由不同族裔的孩子組成,她開朗活潑性格交到很多不同族裔的好朋友。同學們邀請她去家玩,這讓她在不同族裔家庭了解到不同文化風俗和生活習慣。小學四年級的她已經知道,每個族裔都有自己的優秀傳統文化和生活方式,每一種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傳統文化都讓她覺得有趣。在接觸不同族裔文化中,她以自己的心靈去理解與自己族裔不同的地方,幼兒時期萌生出來的善解人意得到成長。
小學四、五年級時,我發現潔非常願意和不同族裔同學包括同學家長交朋友聊天。她對同學父母使用“瓊斯夫人”“瓊斯先生”“布朗夫人”“布朗先生”的禮貌稱呼。參加同學家庭的交流聊天增強了潔與不同族裔、不同文化交往溝通的理解力。潔告訴我們的同學父母歡迎她去串門時使用的句子是:“我們家的晚餐桌旁永遠為你留著一把椅子。”如此溫馨語言,不僅是孩子,也讓來自中國的我們內心深受感動。
這些校園內外普通又豐富的生活內容,為潔在美國土地上展開自己的生活,融入不同族裔文化,打下很好的基礎。
四年級即將結束,一天潔回家告訴我們,因為她所在學校沒有設立“資優天才”班,老師安排她從五年級開始和六年級優秀同學一起上課。雖然我們不理解這樣的安排,但我們相信學校一定有他們的理由,我們信任學校的安排。
五年級開始,潔進入六年級教室和高一級同學一起上課,在五、六年級共同的課堂上,她發現校園生活中的另一麵,這對她後來的成長產生巨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