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不是未來等待孩子,是孩子走進未來。

這是一個真實故事,一名普通智商孩子從新生兒到大學畢業成長中,如何在家長引領下,按照自然成長規律,讓孩子心靈自由飛翔、獨立自信個性漸現,至工作後展現出優秀綜合素質能力。

潔,故事中的女孩是我女兒。從她大學畢業工作開始,周圍常有年輕家長問:你孩子如此獨立,不需要操一點心是怎麼教的?

有中年家長問:她通過什麼技巧申請進入美國名校?用什麼技巧申請到華爾街大銀行工作?能否介紹經驗幫助我們孩子?

問的人多了,令我思索如何告訴大家真實的潔長大過程。我知道潔智商普通,學習成績沒有“學神”“學霸”表現,家長也沒有遠見和洞察力去為她構思人生規劃,幫助她預設職場和職業發展目標。到底是什麼樣的勇氣讓年輕的潔不畏懼挑戰獨闖世界?是什麼樣的熱情讓她敢於去實踐和父母不同人生,不讓自己的青春留遺憾?

作為孩子母親,我要客觀真實地說明潔長大的過程:那是父母從孩子新生兒階段開始,耐心等待孩子心智發育至成熟獨立的成人過程;是孩子由小及大認知能力由弱變強中學會責任和擔當的過程;是伴隨跟頭挫折成長的日子裏,自己學會獨立反省、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獨立決定的過程;也是孩子無拘無束天生心靈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擴大眼界、打開胸懷、認識大千世界的過程。

年齡認知能力,是與孩子自然生理年齡相匹配的智力、體力能力。新生兒從睜開眼睛懵懂看人開始,到心智啟蒙的少年期,至獨立生活的青年期,認知能力在全麵、緩慢積累中成長,沒有飛躍。

成長過程中,潔沒有“起跑線上”的學業競爭壓力,沒有特意營造“快樂成長”的氛圍環境,她在真實社會環境和正常家庭環境裏慢慢長大。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做法是:按照孩子年齡認知能力鼓勵孩子直麵所遇困難,自己想辦法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積累經驗。父母的責任是保護孩子與生俱來的優良天性,發現孩子心靈中優秀的一麵給予鼓勵,對天性中弱勢的一麵,創造機會讓孩子擁有更好的經驗去克服自身弱點。

嬰兒在自然發育中日複一日慢慢長大,成為小幼兒、小學童、小少年、獨立青年。他們在年齡與認知能力增長的過程中懂得了自己和他人;在挫折中學會克服自身弱點、發展自我控製能力;在學習中保持好奇心,帶來收獲知識的愉快;在困境中保持積極的心態,養成樂觀開朗、鍥而不舍的個性。這些不屬於天生智商方麵的內容,而是需要日積月累一點一滴融入孩子心靈。普通孩子非智商的“第二天性”在年齡與認知的發展中漸漸形成。大學畢業進入職場,曾經的懵懂孩子成長為一名具有責任感和擔當力,並且身心健康、自律堅韌、獨立自信、踏實努力的年輕人。

本書是孩子獨立走進未來的成長記錄。作為媽媽我想說,養育孩子就是讓普通孩子按照年齡認知能力發展規律,培育除了天生智商之外的第二天性的過程,然後,放開手,讓孩子一步一腳印地走向獨立自信、心靈自由、自主負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