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零節(2 / 3)

“聖上,他在邊關沒殺黨項第一勇士的確是他的過錯,不過他也立有一大功,他救了土蕃使臣,還以聖上的名義賞了土蕃使臣十斤黃金,八顆寸徑珍珠,替聖上收買了他,使得土蕃興兵襲黨項人之後,活活氣死了李德宗,用此釜底抽薪之計,解了大散關之圍,這可算得上大功一件呀!”八王爺當然要替鄧關說兩句好話。

一聽這話,站在皇帝身邊的太子殿下可就不是個滋味,這些東西可都是他的呀!白白讓鄧關作了個順水人情。然而這個時候皇帝根本就不想聽這個,“行啦!你就不要再替他說好話,再怎麼說,就他犯的這些大案,也夠他死上百十回,他假傳聖旨之事朕已不再追究,如今居然犯下此等滔天大案,天理不容,朕定將其繩之以法。”看來皇帝是下定決心了。

“聖上,一般人殺人後都會想方設法毀滅證據,。。。。。。”八王爺還想替他爭辯,被皇帝極為惱怒地打斷了,“不要再說,朕意已決,這些大案不管是不是他親自所為,最起碼與他有脫不了的幹係,休要再言,否則,連你一塊收拾。”皇帝恨恨地說。

“聖上英明!”眾大臣又是一番高帽給皇帝戴上。

事情如此順利,連丞相都沒想到,聖旨即刻下達,方圓五百裏內捉拿鄧關,生要見人,死要見屍。散朝後,大殿內就剩下一個萬分懊惱的八王爺與一個誌得意滿、滿麵春風的六王爺。

“六哥,你的奏章為什麼沒遞上去?”八王爺問道。

六王爺從袖裏抽出一份奏章,拍了拍,瞟了一眼這個與他一直對不上號的八弟,“老八呀!我又不傻,你不也有一份沒遞麼?”

“什麼都瞞不過六哥呀!”八王爺也從袖裏掏出一份奏章。

“你不是要參鄧關吧?”六王爺問道。

“聽說六哥也受了些損失,為什麼不上奏呢?”

“那都是小錢,托你的福,你六哥現在還沒破產。”想起鹽部衙門的事他就一肚子火。

“那事你就盡管怪我是了,你說說看,是誰在陷害鄧關呢?”八王爺問道。

“我哪曉得,他跟誰過不去,誰就陷害他唄,再說了,他也不見得是什麼好人。”他瞪了一眼這個小弟,轉身走了。八王爺也隨後就離開了,隻是他並未回府,而是上了開封府。

自打包拯審結禦鶴一案後,那個因轎底“脫落”而摔在大街上的開封府尹杜大人越想越不是個滋味,如今兩月過去了,就算他真的將屁股給摔成了兩半也早好了,可皇帝愣是連提都未提起過他,更別說讓其官複原職了。如此不死不活地將他晾在這兒,難免不讓他心裏發毛,如今的包拯雖然隻是個七品小官,可隻要掌管開封府大印一天,他就有三品大員的權利,京城一切大小事物他就能依法管理。再說了,包拯現在的聲威正可謂如日中天,京城內外隻知有包拯,不知有杜平,這難免不讓他心生妒恨。如果這次皇帝真將他撇在了一邊,他就永無翻盤的機會了,如何不令其心慌意亂?想來想去,他不得不主動來到開封府大堂,他想親自“指導指導”包拯。

“杜大人到――!”管家高呼一聲。因為以前隻要出現了杜大人的影子,府裏府外的差人衙役就會屁巔屁巔的跑來請安。可如今的這些衙役一個個站得筆直,兩眼直視前方,倒背著手,雄赳赳、氣昂昂,居然對這個開封府正兒八經的府尹視而不見,連個攙扶的人都沒有,完全沒將他放在眼裏,想起來他心裏就更窩火了。

班頭見杜大人來了,直挺挺地轉身一拱手,“屬下見過杜大人,不知大人此番前來可有要事?”

“混賬!大人乃聖上欽命開封府尹,上這兒來還用得著你問嗎?”管家毫不客氣地將這個班頭訓了一頓。

“大人,屬下說句您不中聽的話,如今的府尹可是包大人,聖上命大人在家安心養傷,莫非大人的傷好啦?”這班頭是包拯親自提拔的,說起話來也就有那麼一點夾槍帶棒。

“混賬東西,老夫的傷何曾讓你來操心!噫!郝班頭呢?誰讓你當班頭的?”杜大人狠狠地瞪了這班頭一眼。

“屬下多虧包大人提攜。”

“哼!他是什麼東西!開封府還得老爺作主。”管家恨恨地說。

杜大人下巴一揚,“走!會會他去。”說罷昂首闊步邁了進去。

包拯正支著下巴想案子,京城出了這麼大的案子,而嫌疑人又是鄧關,這能不讓他萬分頭疼麼?杜大人從大門口進來了,他居然沒察覺。“包大人,好大的架子,連杜大人親臨都不起身迎接!”管家翻著白眼走到包拯跟前。

包拯還在扭著腦袋想事,壓根兒沒聽見。

“杜大人到――!”管家狠狠地一跺腳,隻得再高呼一聲。

“唔!”包拯醒悟過來,轉過身來,一看拉著臉的杜大人就站在跟前,慌忙起身告罪,“下官不知大人前來,有失遠迎,望大人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