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上接——不可多得的人才(1 / 2)

我們千萬不要錯解了古人的話。否則,對我們做人、做事將會產生直接的誤導的作用。比如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君子怎麼可能有仇要報呢?就像“群龍無首”龍代表著中華民族的象征,是中華民族的靈魂。怎麼可能用它來比喻一盤散沙呢?群龍又怎麼可能無首呢?是龍頭挨著龍尾連成了一串,暫時看不見了龍頭而已。比喻做事有條有理,事事順暢的意思。不是指沒有領頭的,成了一盤散沙。因為君子是沒有仇人的,所以也根本談不上報仇這一說。要報仇的決不是君子,而是偽君子即小人。這句話是對有權、有勢的偽君子的表麵上的奉承,實質上的諷刺。君子是不會敗給小人的,敗給小人的決不是君子。君子麵對小人比小人不但更小人,而且更有智慧。就像警察麵對壞人比壞人不但更壞,而且更有智慧是一樣的。隻有這樣他才能戰勝壞人,否則,又怎麼可能配得上警察這個即神聖而又光榮的稱號呢!這叫一物降一物,也叫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因為小人永遠也不是君子的對手,所以君子不會有仇人,更談不上“十年不晚了”。那麼小人報仇“十年不晚”又不晚在哪裏呢?往往是不晚在他們的願望上。他們是明裏一把火,暗裏一把劍,趁人不注意背後使絆子;當他們使完了絆子之後,便開始了期盼———他們期盼著你死亡,你不但不死,反而活的更健康;他們期盼著你下台,你不但不下台,反而官還越做越大;他們期盼著你倒閉,你不但不倒閉,反而錢賺的更多;他們期盼著……。總之,你要讓他們的期盼不但全部落空,而且讓他們的期盼變成失望;最後讓他們的失望變成喪心病狂,你才是名副其實的真君子。如果真有君子報仇這一說,那麼,這也就算是對小人的報仇了。如果他們傷了你的筋動了你的骨,你也根本不需要去報仇,不信請你回頭看一眼,那些偽君子即小人們正在為他們自己———自掘墳墓呢!就像年級組長朱老師和班主任殷老師是一樣的。他們利用卑鄙、無恥的手段撤了白翀的團支部書記,又把白翀趕出了尖子班;並沒有達到他們最終的目的,他們的最終目的是當著全年級同學的麵羞辱完白翀後,期盼著白翀憤怒,喪失理智,做出對他們有利的事;或讓白翀遭受打擊後,喪失鬥誌,從而對學習失去信心,考不上大學,這才是他們最終的目的。

雖然,白翀已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但是,當他聽完殷老師的宣布後,心中的憤怒之火還是猛地燃燒了起來。他拚命地壓住熊熊上竄的火苗,無濟於事,燒得他的臉、耳根、脖子,就連頭發根也通紅通紅的。他微笑著,這笑不是發自內心,而是來自於大腦的意識;笑的很假,很勉強,也很難看。他的臉偶爾顫動幾下,他不敢抬起頭,他怕被同學們看見了他的眼裏的藍色的燃燒著的火焰。他把書快速地裝進書包裏,低著頭,二眼盯著自己的鞋尖三步並成了二步向門外走去。他恨不得立刻離開尖子班,離開學校,逃到一個沒人的地方放聲地大哭一場。然而,他就是能哭出來,也沒有了眼淚,因為淚水早已被火焰燒幹了。他清楚———要想讓這件事迅速地過去,就必須跟往常一樣,昂著頭、臉上帶著笑,像什麼事也沒有發生過一樣。就是心裏忘不掉,表麵上也得忘掉。隻要自己裝成不在乎的樣子,就沒人在乎了。該發生的都已經發生了,想也沒用,哭也沒用,隻有把書讀好,就什麼問題都解決了。就這樣這件事平淡的像小溪裏的流水一樣很快地就過去了。由於白翀學習基礎不牢固,學的不紮實,又有不少的地方一知半解,高考他名落孫山了。雖然名落孫山了,但他掂起了腳尖,在大家的頭頂上望過去,高興地看見了孫山的後腦勺,他知道離大學的門已經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