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空軍在法蘭西之戰中被用到了極致,需要休整幾周或是幾個月,一如挪威戰役後的德國海軍。對我們而言,這段休整是很有益的,畢竟我們的大部分戰鬥機中隊都先後參與了歐洲大陸的戰爭,僅有三個中隊例外。不列顛在法國一敗塗地後,依舊不願接受和平協議,這出乎希特勒的意料。他無法明白一個島國獨有的、不靠外界援助的智慧,同時也低估了我們的毅力,在這兩點上,他跟貝當元帥、魏剛等法國的將軍、政客沒有區別。我們已走過了一段相當長的路,另外在慕尼黑之後,我們也學到了很多。希特勒在6月份逐漸了解了新形勢,對此做出安排,德國空軍也在同一時期恢複了狀態,開始部署新任務。大家都了解這個新任務是什麼。希特勒若不想打一場持久仗,並應對因此產生的各種難以預知的危險和困難,就隻能對英國發起進攻,使其臣服於自己腳下。有種可能性一直存在:如果能在空戰中擊敗英國,便能使英國放棄抵抗;而真正意義上的入侵,除非希特勒想侵占這個戰敗國,否則就算在實際中具有可操作性,也是不必要的。

6月份、7月初,德國空軍已恢複狀態,做了整編,他們預備進攻時從法國和比利時的機場起飛,為此在兩國的所有機場都做了部署。此外,為對即將遭遇的反抗的強弱、大小做出估測,他們還展開了偵察,並發起了試探性質的進攻。首次強有力的進攻一直拖延至7月10日才進行,所以一般將這一天定為空戰之始。除此之外,8月15日、9月15日這兩個日子也頗具意義。德國的進攻分為三個階段,前後相連,並有部分重合。7月10日到8月18日是第一階段,為了解我國空軍的實力,引誘其出戰,將其消滅,德國人對英吉利海峽的英國護航艦隊以及我國南部從多佛爾到普利茅斯中間的海港發起進攻;此舉同時可以破壞一些沿海城鎮,它們已被德國人列為將要侵略的對象。8月24日到9月27日是第二階段,為對首都倫敦展開猛烈、持續的轟炸,先消滅皇家空軍,銷毀其設備,以此打開通往倫敦的大道。此舉還能使首都和受到威脅的沿海各地無法再取得聯係。戈林認為,此舉還能收到更大的成效:讓這個全世界最大的城市陷入混亂,無法運轉,讓英國政府和民眾心生畏怯,向德國臣服。德國海軍、陸軍參謀人員都殷切期望戈林的這一想法會成真。然而,在實際行動中,他們未能消滅皇家空軍。另外,盡管對“海獅”作戰計劃需求迫切,他們卻沒有精力付諸實踐,因為他們得先集中力量摧毀倫敦。隨後,所有事情都未能如他們所願,因為沒能獲得製空權這個最關鍵的前提條件,他們的入侵行動不知要拖延到何時,這時候第三階段即最後一個階段開始了。他們無法在白天的空戰中獲勝,皇家空軍還是威風得很,這給他們帶來了大麻煩,10月,戈林對倫敦及各工業中心展開了猛烈轟炸,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德國空軍在法蘭西之戰中被用到了極致,需要休整幾周或是幾個月,一如挪威戰役後的德國海軍。對我們而言,這段休整是很有益的,畢竟我們的大部分戰鬥機中隊都先後參與了歐洲大陸的戰爭,僅有三個中隊例外。不列顛在法國一敗塗地後,依舊不願接受和平協議,這出乎希特勒的意料。他無法明白一個島國獨有的、不靠外界援助的智慧,同時也低估了我們的毅力,在這兩點上,他跟貝當元帥、魏剛等法國的將軍、政客沒有區別。我們已走過了一段相當長的路,另外在慕尼黑之後,我們也學到了很多。希特勒在6月份逐漸了解了新形勢,對此做出安排,德國空軍也在同一時期恢複了狀態,開始部署新任務。大家都了解這個新任務是什麼。希特勒若不想打一場持久仗,並應對因此產生的各種難以預知的危險和困難,就隻能對英國發起進攻,使其臣服於自己腳下。有種可能性一直存在:如果能在空戰中擊敗英國,便能使英國放棄抵抗;而真正意義上的入侵,除非希特勒想侵占這個戰敗國,否則就算在實際中具有可操作性,也是不必要的。

6月份、7月初,德國空軍已恢複狀態,做了整編,他們預備進攻時從法國和比利時的機場起飛,為此在兩國的所有機場都做了部署。此外,為對即將遭遇的反抗的強弱、大小做出估測,他們還展開了偵察,並發起了試探性質的進攻。首次強有力的進攻一直拖延至7月10日才進行,所以一般將這一天定為空戰之始。除此之外,8月15日、9月15日這兩個日子也頗具意義。德國的進攻分為三個階段,前後相連,並有部分重合。7月10日到8月18日是第一階段,為了解我國空軍的實力,引誘其出戰,將其消滅,德國人對英吉利海峽的英國護航艦隊以及我國南部從多佛爾到普利茅斯中間的海港發起進攻;此舉同時可以破壞一些沿海城鎮,它們已被德國人列為將要侵略的對象。8月24日到9月27日是第二階段,為對首都倫敦展開猛烈、持續的轟炸,先消滅皇家空軍,銷毀其設備,以此打開通往倫敦的大道。此舉還能使首都和受到威脅的沿海各地無法再取得聯係。戈林認為,此舉還能收到更大的成效:讓這個全世界最大的城市陷入混亂,無法運轉,讓英國政府和民眾心生畏怯,向德國臣服。德國海軍、陸軍參謀人員都殷切期望戈林的這一想法會成真。然而,在實際行動中,他們未能消滅皇家空軍。另外,盡管對“海獅”作戰計劃需求迫切,他們卻沒有精力付諸實踐,因為他們得先集中力量摧毀倫敦。隨後,所有事情都未能如他們所願,因為沒能獲得製空權這個最關鍵的前提條件,他們的入侵行動不知要拖延到何時,這時候第三階段即最後一個階段開始了。他們無法在白天的空戰中獲勝,皇家空軍還是威風得很,這給他們帶來了大麻煩,10月,戈林對倫敦及各工業中心展開了猛烈轟炸,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

雙方的戰鬥機質量沒有高下之分。德國的戰鬥機速度和上升度優於我國,我國的戰鬥機在靈活性和武器配備方麵優於德國。德國飛行員很清楚,他們人數眾多,且在與波蘭、挪威、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蘭西的空戰中都是勝利方,這讓他們引以為傲;而我國的飛行員個個信心滿滿,意誌堅定,這是大不列顛民族在極度困難的時期便會充分顯露出來的特質。德國在戰略方麵占據了一個相當重要的優勢,並利用得相當有技巧:他們的空軍部署基地分布十分廣泛,數量也多,進攻我們時,能夠借助基地彙聚起強大的力量,做出進攻甲地的假象,實際卻進攻乙地。不過,敵方先前比較在海峽上空交戰與飛越海峽交戰的不利因素,和在法國與比利時麵臨的不利因素時,對前者的估量可能不夠。現在他們已經了解了這些不利因素有多嚴重,不然他們不會那麼用心地去組建一支行之有效的海上救護隊。7月和8月的每一場空戰中都能看到一些有紅十字標誌的德國運輸機出現在海峽上空。我們不能讓那些在戰爭中被打下來的敵軍飛行員被他們用這種方式營救回去,然後再回來轟炸英國民眾。我們要盡可能借助自己的力量救下他們,讓他們做我們的俘虜。我國的戰鬥機根據內閣在戰爭時期批準的明確指令,將德國的救護飛機全部迫降或是擊毀了。我們的這一做法,讓這些飛機上的德國飛行員和醫生很吃驚,他們以違反日內瓦公約為由提出抗議。可是日內瓦公約簽訂時,並未預測到會出現這種形式的戰爭,因此沒有對這種預料之外的情況做出規定。德國人的抱怨根本站不住腳,因為他們隻要對自己有好處,就可以違背任何條約、戰時法規、莊重協議,沒有半點顧忌。他們很快放棄了抱怨,在海上營救兩國飛行員的工作,由我國的小型船艦全權負責,德國人一旦發現它們,就會對它們展開攻擊,這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