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月多出500萬的運營資金,對於風娛傳媒這種小公司來說,多出了很大的發揮空間。
‘齊蕭’首先做的是,增強優質老藝人的資源,再簽下一批潛力新藝人。
最開始的時候,效果相當不錯。
綜藝、廣告、代言,新老藝人都為公司帶來了不少撈金合同。
此時跟風娛傳媒站上同一條船的花譯,也給他們拉來很多通告。
沒想到過了一段時間後,這些優質潛力的藝人們,開始接二連三的被曝出醜聞,並且還不是憑空捏造,而是確有其事。
導致‘齊蕭’不得不花上一大筆錢去做公關。
盡管這樣,也還是避免不了一些藝人的口碑崩壞,繼而影響到代言。
好幾個金主都以毀壞品牌聲譽,解除了雙方的合作關係,而且風娛屬於違約方,還得賠付一定的違約金。
所以,原本是賺錢的合同,瞬間就變成了吸血的器皿。
而‘齊蕭’那筆花出去的公關錢,90%都被花譯傳媒旗下專門做營銷號的子公司賺走了。
這都是紀川後來無意中發現的。
再接著往上溯源。
風娛傳媒的這些藝人,雖然有幾個的熱度還可以,但絕對算不上當紅。
哪個八卦記者會放著流量大明星不跟,跑來蹲一群價值更小、前途未知的小藝人,難道不怕白白浪費時間嗎?
最終受益人不言而喻。
繼續深入溯源。
齊蕭回到家後,翻出檔案,將藝人們的醜聞進行了歸類。
他發現醜聞爆出的時間都很集中,全在下半年。
並且藝人犯的幾乎很多是泡夜店發酒瘋、非禁煙區抽煙、跟網紅*聊等等這一類容易在短時間內被他人引導而犯下的錯誤。
雖然齊蕭穿越過來沒有金手指,但他的見識和眼力還在。
“這是娛樂圈裏傳說的養套殺啊。”
花譯傳媒牢牢操縱著整件事件的初始到過程,轉折到結束。
讓上鉤的魚先吃一點魚餌,然後逐漸勾緊,最後猛然收線,在扒掉它一層皮之後再丟回魚塘裏繼續養。
一種非常毒辣和缺德的做法。
所以,為什麼總有知情人說娛樂圈水深。
因為根本就沒辦法預料到自己未來會掉進哪種坑。
兩年下來,‘齊蕭’在這種反複循環的套路中,要墊付累計1.9億的巨額資金給花譯傳媒。
在第一個約定的償還期內,‘齊蕭’賣房賣車,變賣了一切能夠變賣的資產,再加上父母拿出的多年積蓄,女兒辛苦跑通告的報酬,才湊夠8000萬的頭筆欠款。
然而,掏空祖孫三代人的4個錢包,也還欠著1.1億的巨債還不上。
齊蕭低頭審視著一份嶄新的合同,這是他從欠費單的最底下翻出來的。
一份10年期的B簽藝人合約。
乙方的名字是齊幼琳。
隻要簽下這份合約,風娛立刻就能直接被抵扣掉9000萬欠款,剩下的兩千萬,齊幼琳可以在合同期內,慢慢償還。
看似寫下名字,就能解決所有的煩惱。
但如果真的簽了這合約,齊幼琳未來十年估計就玩完了。
單是從瀏覽器搜出來的抑鬱症藝人,就有好幾個來自花譯傳媒。
在逼乎裏麵,也有些匿名回答控訴花譯是怎麼剝削藝人的。
公開的就這麼點,那私底沒爆出的呢?
叮鈴鈴鈴鈴鈴!!!
突如其來的電話鈴聲打斷了齊蕭的思考。
手機屏幕上,赫然顯示‘花譯梁總’。
“該不會是催債吧……誒,晚上好啊,梁總。”他遲疑了一下,選擇了接聽。
“小齊啊,現在打給你應該沒耽誤你休息吧?”
“合約的事,你跟幼琳講了沒呀?”電話那頭的聲音和藹可親,語氣普通得就像平時找人閑嘮嗑的鄰居大爺。
齊蕭假裝頭疼地回答:“說了,不過小孩子喜歡自由,一下聽到10年這麼長,還不太能接受。”